[实用新型]电器元件的防水结构、电器元件模组及动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5427.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斌;刘磊;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零部件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元件 防水 结构 模组 动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器元件的防水结构、电器元件模组及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控化的发展,使用的电器元件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为实现供电或信号传输功能,在一款产品中单一模块与单一模块的连接手段也随需不断的改进,各种防水接插件相继出现。
在动平衡车领域通常使用航空级接插件,因为这种接插件相对可以满足性能和功能的需求,但如有特定的需求存在比如信号传输供电传输复杂的使用环境中现有的一些标准航空及接插件插针的的直径或插针数量就无法满足在平衡车领域的使用,不得不考虑从新定制。但是,这样存在的问题就是成本的提高。现有的防水级接插件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在装配结构上,多数采用螺纹旋转锁紧实现接口固定与壳体的固定锁紧,此类标准接插件存在自身尺寸过大,对装配条件要求相对单一,无法多样化的适配。
传统两轮平衡车的在解决电池与给供电或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直接飞线连接及在电池端接线通过车体上预留的过孔将线穿入车体,与相应的电器部件连接实现供电或数据传输功能,也有通过在电池端固定的接插件与车体端固定的接插件在连接固定后实现供电或数据传输的功能,在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同的程度上的安全或结构固定问题或防水与防尘问题,可靠性对于日益发展的两轮平衡车来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选定接插口时我们可以使用防水级接插件,但防水接插件本身的成本高,固定结构方式单一,灵活性差,不利于使用在复杂和空间要求很高的结构形式中。
参见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555491.7,公开了一种防水型定子接线插接件,图1为防水型定子接线插接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水型定子接线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水型定子接线插接件和接件组合示意图;如图1-3 所示,其包括插件主体1和接件主体7,插件主体1上部和接件主体7下部均开设有用于穿绕线的接线孔2,还包括防水件3,防水件3设置在接线孔2的内部,防水件3中间开设有通孔4,插件主体1的下边缘周围设有密封圈5,接件主体7与密封圈5配合处开设有凹槽4。
此专利缺点制作成本高,因为防水预提与固定线束的主体是相对嵌套包裹结构,故在器件本身的装配和固定成本及复杂程度上就会有增加成本,而且此类接插件最终状态是一个长圆柱形态,在固定与使用过程中接插件处于受力状态下容易导致接插件损坏,不利于使用在动平衡车领域这样的对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的产品上。
参见中国专利申请CN201220163731,公开了一种防水信号线连接器,图4为防水信号线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防水信号线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参见图4-图5所示,其包括相互对接,且电气连接的公连接器1和母连接器2,公连接器1包括公连接线11、公连接器壳体12,以及至少一个安装于公连接器壳体12内与公连接线11电气连接的公接插件13,公连接器壳体12的对接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121,母连接器2包括母连接线21、母连接器壳体22,以及至少一个安装于母连接器壳体22内与母连接线21电气连接的母接插件23,母连接器壳体22的对接端形成有可伸入到凹槽121内,且与凹槽121紧密配合的对接部221,当公连接器1和母连接器2对接,每个公接插件13分别与对应的母接插件23接触导通,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信号传输线路的连接,即公连接线11和母连接线21为信号线,公连接线11和母连接线21的芯线的根数为一条、两条、四条或者八条。
此专利特定的防水结构对于结构空间要求高,安装中需要使接插件的一端旋转靠螺纹锁紧起到接插件防水。同样存在空间浪费,接插件可能承受应力的风险。此接插件的侧重点更多是信号的抗干扰,采用外层金属起到屏蔽干扰信号和防水的用途内层结构起到线束固定作用,双层壳体结构复杂也不太适用于动平衡车领域实现供电与信号传输这项功能。
参见中国专利申请CN201020152555公开了一种注胶防水线束;图6是注胶防水线束结构示意图,其在主线束4两端分别连接总防水插接件1,所述主线束上间隔连接至少两根导线5,主线束与导线的接头处包裹塑料外壳2,塑料 外壳内填充用胶粘剂或热熔胶,所述导线尾端连接防水插接件3。
此专利注重强调了线束使用注胶工艺防水方式,其靠外部涂胶可能会导致溢胶,从而在复杂的结构装配关系中会导致其他部件也被胶黏剂或热熔胶覆盖,可能会导致器件的故障,另外再用防水胶材料进行整体密封后接插件本身的自身尺寸也会增加而不可控,导致装配出现问题。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适用于结构紧凑产品如两轮动平衡车的防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5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