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事卫星车载终端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5724.8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信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0 | 分类号: | H04L29/10;H04B7/18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事 卫星 车载 终端 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事卫星车载终端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海事卫星组织原是一个提供全球范围卫星移动通信的政府间合作机构,即国际移动卫星组织,国内习惯简称为海事卫星。经过不断发展海事卫星组织现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为海、陆、空各行业用户提供全球化、全天候、全方位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服务的机构。通过30多年的良好发展目前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海事卫星业务也已经由传统语音业务发展到高级IP新业务即流媒体IP业务。正是由于新卫星系统业务的出现再加之有些用户对海事卫星的了解和认识不够或者分析手段有限因此在具体业务应用中遇到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时很难达到通信畅通的目标。然而,目前的车载终端接口少、电功率小,无法满足外围设备扩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事卫星车载终端接口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的目前的车载终端接口少、电功率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事卫星车载终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U1、ISDN接口J3、电话接口J1、传真接口J2、以太网口组接口J4,所述主控芯片U1的引脚3接ISDN接口J3的引脚7,其引脚4接ISDN接口J3的引脚8,其引脚7接ISDN接口J3的引脚3,其引脚8接ISDN接口J3的引脚2,其引脚12接以太网口组接口J4的引脚12、以太网口组接口J4引脚11、以太网口组接口J4引脚10,其引脚13接以太网口组接口J4,其引脚16接以太网口组接口J4的引脚8,其引脚17接以太网口组接口J4的引脚7,其引脚18接以太网口组接口J4的引脚6,其引脚20接以太网口组接口J4的引脚6,其引脚21接三极管Q2的基极,其引脚29接传真接口J2的引脚3、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36接电阻R2的一端,其引脚37接电阻R1的一端,其引脚39接电话接口J1的引脚7、传真接口J2的引脚9,所述ISDN接口J3的引脚4接其引脚5、其引脚1且接地,所述以太网口组接口J4的引脚3接其引脚2、其引脚1且都接地,所述电话接口J1的引脚6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其引脚8接电阻R1的另一端,其引脚9接电阻R2的另一端,其引脚5接传真接口J2的引脚1且都接地,所述传真接口J2的引脚6接电容C1的一端,其引脚7接电容C1的另一端,其引脚8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其引脚5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压+5V。
所述主控芯片U1选用PIC芯片。
所述三极管Q1选用NPN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设有电话、传真、以太网口组、ISDN等通信接口,可直接连接数字保密电话而无需其他外设,也可以很方便地与公众通信网、因特网相联,笔记本电脑直接插入高速数据接口即可高速上网,可以完全满足外围设备扩展。
2、本专利在电话接口与传真接口之间加入三极管Q3的设计,有助于降低串口与串口之间的干扰,大大提高车载终端电功率。
3、本专利采用多个车载终端接口的设计,通过增加外围设备,可使得通信车具备综合指挥移动平台的性能,进一步提高车载终端电功率。
4、本专利采用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组建抗干扰电路,避免传真接口在传输数据时,受干扰,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
5、本专利的海事卫星车载终端接口电路,结构简单,电路元器件少,制造成本低,应用性较强,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信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信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5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手机皮套
- 下一篇:一种CAN总线网络监测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