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微带三频带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6164.8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3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微带 频带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尤其是一种平面微带三频带滤波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网络数据终端常支持多种网络类型,如WLAN(无线局域网),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WLAN依据IEEE802.11b/g/n标准工作在2.4-2.4835GHz和5.15-5.85GHz,WiMAX工作频段为3.5GHz,可以同时工作于2.4GHz、3.5GHz和5.2GHz的小型化、低损耗、高选择性的高性能滤波器可以满足多种的无线数据服务网络的需求。
现有的三频带滤波器多采用增加滤波器的阶数,即级联多个谐振器的方式,该型滤波器通带内损耗大,阻带抑制不够,并且尺寸大,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占用空间更小,通带内损耗低,阻带抑制大的三品滤波器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满足现有无线数据服务网络对多频带器件的需求,克服现有三频带滤波器通带内插入损耗大,阻带抑制不足,占用空间较多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平面微带三频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能有效减小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面微带三频带滤波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谐振器和介质基板,谐振器为两个,相对设置在介质基板上。
上述谐振器为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中微带线,设置在中微带线两边的边微带线和设置边微带线两端的端微带线,所述中微带线、边微带线和端微带线的宽度依次由宽至窄,对称分布。
上述中部微带线中间设置有矩形短微带线。
上述谐振器的端口为由细过渡到粗的L型渐变线端口。
上述两个谐振器的L型渐变线端口呈非对称设置。
上述中微带线、边微带线和端微带线的宽度依次的微带线宽依次为5.28mm、2.03mm、0.67mm。
上述谐振器弯折成C型。
上述两个弯折成C形的谐振器采用电耦合方式相对摆放。
上述介质基板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具有以下优点:
1、微带线的阻抗大小与线宽有关,本实用新型在半波长均匀阻抗谐振器的基础上改进,将三种不同线宽的微带线组合起来,形成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可实现将基频及其后面的两个寄生频率构造成三个通带,从而将各段的线宽确定下来。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经过弯折后相对摆放,比起传统方法,谐振器数量少插入损耗小,摆放方式为电耦合形式,有助于扩展通带带宽,加强阻带抑制,并且有效减小相应尺寸。
2、本实用新型谐振器两端的两个端口采用L型渐变线,逐渐由细过渡到粗,实现阻抗的匹配。两个L型渐变线端口摆放位置为非对称的形式,有助于在阻带中构造传输零点,将阻带中的信号压制下去,提高阻带抑制,滤波器的选择性变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两个C型谐振器的中微带线中间,各有一段矩形短微带线用于对第二个谐振频率微调,使其精确位于3.5GHz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采用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在2.4GHz、3.5GHz和5.2GHz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中微带线、102—边微带线、103—端微带线、104—介质基板、105、106—L型渐变线端口、107、108—矩形短微带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微带线的阻抗大小与线宽有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谐振器是在半波长均匀阻抗谐振器的基础上改进,将三种不同线宽的微带线,中微带线101、边微带线102、端微带线103组合起来,即为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可实现将基频及其后面的两个寄生频率构造成三个通带。端微带线103和边微带线102的阻抗值之比为K1,边微带线102和中微带线101的阻抗值之比为K2,由三个频率2.4GHz,3.5GHz和5.2GHz可以计算出K1值和K2值,从而将各段的线宽确定下来。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采用两个三节阶跃阻抗谐振器经过弯折成C型后相对摆放,摆放方式为电耦合形式,有助于扩展通带带宽,加强阻带抑制,并且有效减小相应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液压激振系统伺服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