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岩巷道掘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6595.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付祥;卢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云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6 | 分类号: | E21D23/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开采中巷道掘进作业的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软岩巷道掘护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综合机械化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质情况越发复杂,不仅矿井深部岩层地应力亦不断加大,特别是煤矿巷道软岩变形大,围岩易被破坏,围岩在压力作用下过度松弛,易失稳,二次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问题,易造成冒顶、片帮、底鼓等事故危害,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出于安全和生产方面的考虑,需要对软岩巷道实施支护。目前的软岩巷道没有合适的支架可供使用,大多数采用锚喷、工字钢棚、U型钢支护方式,其抗压强度低,存在安全性能低;不但不能抵抗来自侧面的压力,引发安全事故危害;还会带来施工工艺繁琐,出现前掘后修,多次翻修,维修工程量无限放大,回收难度大,支护成本增加,支护效率低下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巷道掘进中没有合适的支架可供使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掘护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软岩巷道掘护支架,包括油缸、上插板、侧插板、上护板和侧护板,上护板设有第二插槽,侧护板设有第一插槽,上护板一端设有第一铰座和第二铰座,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耳环,耳环与上护板的铰座铰接,上插板插入上护板的第二插槽内,上插板可以在上护板的第二插槽内滑动,侧插板设有第三铰座, 第三铰座与上护板的铰座铰接,侧插板插入侧护板的第一插槽内并可以滑动,油缸和侧护板下方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下方还设有履带行走机构。履带行走机构可以带动油缸和侧护板移动。侧护板和侧插板对巷道的侧面起到防护作用,上插板和上护板对巷道顶部起到防护作用。油缸的活塞缸向上伸出,将上护板和侧插板向上顶出,油缸的活塞杆高度可调,因此本装置防护高度可调,同时上插板在左右上护板间可滑动,两油缸间的距离也是可调的,只需移动左右两油缸之间的距离即可,因此本装置的防护宽度可调。同时配置了履带行走机构,使本装置可沿巷道自由移动。
作为优选,上插板侧边缘上设有第一限位块,侧插板的侧边缘上设有第二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和油缸的数量均为4个。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可根据巷道的高度和宽度,随时调节本防护支架的防护高度和防护宽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设有履带行走机构,方便在巷道内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整防护宽度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侧插板、2—上护板、3—上插板、4—油缸、5—侧护板、6—履带行走机构、7—第三铰座、8—第一铰座、9—耳环、10—第二铰座、11—固定座、12—第一插槽、13—第二插槽、14—第一限位块、15—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软岩巷道掘护支架,如附图所示,包括油缸4、上插板3、侧插板1、上护板2和侧护板5,上护板2设有第二插槽13,侧护板5设有第一插槽12,上护板2一端设有第一铰座8和第二铰座10,油缸4的活塞杆端部设有耳环9,耳环9与上护板2的铰座10铰接,上插板3插入上护板2的第二插槽13内,上插板3可以在上护板2的第二插槽13内滑动,侧插板1设有第三铰座7,第三铰座7与上护板2的铰座2铰接,侧插板1插入侧护板5的第一插槽12内并可以滑动,油缸4和侧护板5下方设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下方还设有履带行走机构6。履带行走机构6可以带动油缸4和侧护板5移动。油缸4的活塞缸向上伸出,将上护板2和侧插板1向上顶出,油缸4的活塞杆高度可调,因此本装置防护高度可调,同时上插板3在左右上护板2间可滑动,左右油缸4间的距离也是可调的,只需移动左右油缸4之间的距离即可,因此本装置的防护宽度可调。上插板3侧边缘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4,侧插板1的侧边缘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5。上插板3设有限位块14,可以防止因横向距离过大导致上插板3从上护板3的第二插槽13中脱落。同时配置了履带行走机构6,使本装置可沿巷道自由移动。履带行走机构6和油缸4的数量均为4个。侧护板5和侧插板1对巷道的侧面起到防护作用,上插板3和上护板2对巷道顶部起到防护作用。
因此,可根据巷道的高度和宽度,随时调节本防护支架的防护高度和防护宽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设有履带行走机构6,方便在巷道内的移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云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云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导风筒调控式出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自行锚索施工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