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塑料检查井用马鞍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8274.8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光华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14 | 分类号: | F16L4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定位 结构 塑料 检查井 马鞍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鞍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塑料检查井用马鞍接头。
背景技术
塑料检查井是设置在塑料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的地方或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便于定期检查、清洁、疏通管道的排水附属构筑物。
塑料检查井由井座、井筒、井盖和塑料检查井零配件组成。根据接管数和角度不同有起始井座、直通井座、三通井座、四通井座、90度弯头井座等。为了适应各种排水状况,塑料检查井同时配套有内外径转换接头、马鞍接头、变径接头、汇合接头、变角接头等与之配套的塑料检查井零配件。这些零配件和井座共同用来保障整个排水系统的流通性和密封性。
市场上的马鞍接头在安装时由于没有定位装置,因此在安装时弧度很难对准,造成施工现场安装不便,浪费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安装方便、产品密封性好的具有定位结构的塑料检查井用马鞍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塑料检查井用马鞍接头,包括马鞍体、压圈及螺母,所述的压圈套设在马鞍体上,所述的螺母连接在马鞍体上,压紧压圈,所述的马鞍体上开设有纵向的定位槽,所述的压圈内部设有定位块,所述的压圈套设在马鞍体上时,所述的定位块嵌设在定位槽内,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限制压圈在马鞍体上的安装位置与弧度。
所述的定位槽沿马鞍体长度方向开设在马鞍体的外表面,所述的定位块设置在压圈的内表面,且定位块的宽度与定位槽的宽度相同,定位块的厚度与定位槽的深度相同。
所述的定位块的头端开设成光滑弧形。
所述的定位槽设有两条,位于马鞍体的同一条直径上,所述的定位块设有两个,位于压圈的同一条直径上。
所述的马鞍体端部开设有与螺母配合连接的螺纹。
所述的马鞍体上设有用于贴合井筒内壁的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马鞍接头在马鞍体上设置定位槽,在压圈上设有与定位槽匹配的定位块,当压圈装入马鞍体时,定位块嵌入定位槽中,进到了止转作用,确保压圈弧面能有效地与井筒弧面贴合,确保了产品的密封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马鞍接头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节约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马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塑料检查井用马鞍接头,包括马鞍体1、压圈2及螺母3,压圈2套设在马鞍体1上,螺母3连接在马鞍体1的螺纹12上,压紧压圈2,马鞍体1上开设有纵向的定位槽11,压圈2内部设有定位块21,定位槽11沿马鞍体1长度方向开设在马鞍体1的外表面,定位块21设置在压圈2的内表面,且定位块21的宽度与定位槽11的宽度相同,定位块21的厚度与定位槽11的深度相同。定位块21的头端开设成光滑弧形。马鞍体1上设有用于贴合井筒内壁的胶圈。
压圈2套设在马鞍体1上时,定位块21嵌设在定位槽11内,通过定位块21与定位槽11的配合限制压圈2在马鞍体1上的安装位置与弧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定位槽11设有两条,位于马鞍体1的同一条直径上,定位块21设有两个,位于压圈2的同一条直径上。通过两组定位块21与定位槽11的配合限制压圈2在马鞍体1上的安装位置与弧度。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光华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光华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