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8298.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1/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特别是一种全周可视的电子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电子内窥镜常用于观察患者的体内情况,常见的电子内窥镜有电子喉镜、电子胃镜等。电子内窥镜主要由单个CMOS或CCD摄像头、中空的引导管和控制显示模块组成;摄像头设于引导管的前端,引导管的管内可通导线,引导管的后端部连接控制显示模块。当使用电子内窥镜时,引导管插入患者的体内(如从患者的口腔部插入),至患者体内的某处时,摄像头进行摄像或拍摄,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模块实时观看有关图像。
摄像头的可视角度一般是指其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也就是说摄像头在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或拍到东西,超出这个可视范围就拍不到了。然而,由于医用的单个内窥摄像头的可视角度有限,一般为60度至140度,所以一个摄像头是无法看到患者体内可视范围较大的全周影像,以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均为140度为例,它的可视范围是可视角度为140度的一周圈,而现实需求是医护人员希望能看到完整的可视角度大于等于180度的一周圈影像。
虽然市场上有一种超广角摄像头,其可视角度可达180度,但这种超广角摄像头是在摄像头上安装一个广角镜,其全周影像的失真度较高,不利于医护人员对病变组织进行判断和诊疗。即一般可以这样认为:摄像头可视角度越小,影像越不易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是通过外部力量旋转调整摄像头位置来达到扩大可视范围,即一种摄像头可转动的内窥镜。然而,该内窥镜内部结构复杂,对配件的要求较高,其机械构件不仅精密细小,加工成本高,而且故障率也较高。国外曾发生过该内窥镜在患者体内发生故障而取不出来的案例,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042178A公开了一种平面镜反射式360°广域视角内窥镜,包括透明偏心套筒及可转动的平面镜系统,平面镜是一个与摄像头的平面镜头呈45°角的平面镜,平面镜固定在微型电机转轴上,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透明偏心套筒内圈中。
简而言之,上述发明申请是在摄像头的前方设置一个与之呈一定角度的平面镜,通过平面镜的转动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摄像头转动。但是该技术方案有下述缺陷:
1、与摄像头可转动的内窥镜一样,其设计复杂,配件精密程度高,加工成本高,可靠性底等,元件一旦损坏其维修难度和成本较高;
2、由于是摄像头转动取景,因此所得的全周图像是多个图像拼接而成,需要复杂的后续图像处理、分析和计算,软件要求高,且给出的图像不是实时的。
3、该发明申请所谓的360°广域视角,其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等于180度的全周拼接影像,由于其结构所限,不可能获得可视角度大于180度的全周影像。
另一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127164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医用内窥镜,其技术方案主要为:包括一可伸缩套管,可伸缩套管的前端内部固定有两个CMOS摄像头和两个LED冷光源;在可伸缩套管的前端部设有半球形玻璃罩,将CMOS摄像头和两个LED冷光源封闭在可伸缩套管内;在可伸缩套管内设有弹簧状线缆;所述位于可伸缩套管前端的CMOS摄像头与LED冷光源均安装在球形玻璃罩的法线方向,且位于同一球面;所述的弹簧状线缆与CMOS摄像头、LED冷光源连接处,均具有135°弯曲角,两个CMOS摄像头安装位置的连线与两个LED冷光源安装位置的连线垂直。
虽然该发明申请的结构要简单一些,但缺陷是两个摄像头依然无法做到可视角度大于等于180度的全周影像的拍摄,而且两条弹簧状线缆的设计会导致可伸缩套管的管径变大,不利于内窥镜的插入或可伸缩套管的弯折,还会给患者造成不适。
综上,目前的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结构简单、维护便捷、可靠性高,图像处理方式简易且不失真,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大于等于180度的全周可视电子内窥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周可视的电子内窥镜,它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以及研究发现,利用3个以上普通医用摄像头的合理安装配置,即能达到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大于等于180度的全周可视目的,而且除了引导管的摄像头安装部分的管径略大外,引导管的整体管径不会增大。基于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运动手环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电动刷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