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8422.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清;郑新烟;罗伟;黄文德;苏承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14 | 分类号: | B28B11/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永 |
地址: | 362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气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的坯体切割操作为必要操作,当前主要使用钢丝摆动的形式对坯体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遗留在坯体内部的废渣可能在蒸养过程中造成砌块的粘连,导致砌块成品的总体质量不佳。同时,钢丝摆动机构的结构多为钢丝的一侧固定、另一侧设有弹簧或其他张紧机构,这样的结构可能导致钢丝在切割过程中所受张力不均匀而断裂。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公布号CN 102806597A所公开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锯式双向切割”,其特征在于:切割钢丝在传动轮的带动下在同一直线上做正反向运动,再向上拉力的作用下切割胚体,在切割胚体的同时能在钢丝上刷油,使胚体间、胚体与钢丝间有油膜无粘连。将钢丝套设在传动轮和从动轮上,实现了双向切割的功能,并通过在钢丝上喷淋油的方式避免了砌块间的粘连,但该方案并不能将切割废渣有效排出,同时缺少张紧机构也使得其不能适应不同切割阻力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该方案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有效张紧机构,同时可在切割时及时排出切割废渣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设置于加气混凝土切割机的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切割机构和张紧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对称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钢丝,该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且钢丝套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间,该主动轮通过钢丝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导轮和张紧部件,该导轮受张紧部件的张力作用压在钢丝上,该导轮可垂直移动的安装于壳体内。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有定轮轴、定轮轴孔、动轮轴、动轮轴槽和钢丝槽,该定轮轴安装在定轮轴孔上,该动轮轴安装在动轮轴槽上并可沿动轮轴槽垂直移动。
进一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定轮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导轮固定于动轮轴上并可随动轮轴沿动轮轴槽垂直移动。
进一步的,张紧部件包括设置在定轮轴和动轮轴之间的拉伸弹簧。
进一步的,壳体顶部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张紧部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与动轮轴之间的压缩弹簧。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切割加气混凝土坯体时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双向切割,可以及时排出切割废渣,以提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成品质量;张紧机构能够保证切割机构中钢丝的张紧力度保持恒定,防止钢丝被意外拉断,有效延长了该切割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壳体可以保护切割部不受切割时的烟尘污染,降低了该切割装置的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装置,设置于加气混凝土切割机的机架100上,包括壳体1、切割机构2和张紧机构3;
壳体1包括对称安装于机架100上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有定轮轴11、定轮轴孔12、动轮轴13、动轮轴槽14、钢丝槽15和固定块16,该定轮轴11安装在定轮轴孔12上,该动轮轴13安装在动轮轴槽14上并可沿动轮轴槽14垂直移动,该固定块16设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顶部;
切割机构2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和钢丝23,该主动轮21安装于第一壳体内与定轮轴11固定连接,从动轮22安装于第而壳体内与定轮轴11固定连接,钢丝23套设于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间,该主动轮21通过钢丝23带动从动轮22转动;
张紧机构3包括导轮31和张紧部件32,该导轮31受张紧部件32的张力作用压在钢丝23上,该导轮31固定于动轮轴13上并可随动轮轴13沿动轮轴槽14垂直移动,张紧部件32包括设置在定轮轴12和动轮轴13之间的拉伸弹簧321、以及设置在固定块16与动轮轴13之间的压缩弹簧3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人造石生产线
- 下一篇:预制混凝土板抹光机抹盘导向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