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稳定性的热敏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8537.5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勇;施砚馨;赵俊斌;罗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宏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H01C7/04;H01C1/028;H01C1/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热敏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NTC热敏电阻器/PTC热敏电阻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稳定性的热敏电阻器。
背景技术
热敏电阻器是利用热敏材料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而制成的电子元件,其中包含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元件或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元件。NTC热敏电阻器已广泛应用于浪涌电流抑制、温度测量、控制、温度补偿等,PTC热敏电阻器广泛应用于电路与电子元件的过流保护、启动,以及流速、流量、射线测量的相关仪器与应用领域。
然而现有封装的NTC热敏电阻器/PTC热敏电阻器仍存在有耐热性、散热性不足的问题,易导致材料的老化,影响了热敏电阻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随着空调、电冰箱、微波设备和汽车等各类电源及电路对热敏电阻器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分析和研究具有更好耐热性、散热性,从而提高产品稳定性的热敏电阻器,以适应市场更高要求和竞争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热性、散热性更好、性能高稳定性的热敏电阻器,其具有更佳的耐久性和优良的绝缘性、稳定性,适应更高要求的环境下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的热敏电阻器,包括有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和陶瓷壳体,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的引脚伸出陶瓷壳体外,陶瓷壳体的容置空间中填充有陶瓷固化体,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被埋藏固定于该陶瓷固化体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陶瓷壳体在其具有较大面积的正面为敞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敏电阻器为一立式热敏电阻器,陶瓷壳体之底板上设置有缺槽,所述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的引脚从陶瓷壳体之底板上的缺槽中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槽自内而外贯穿出陶瓷壳体的正面,并缺槽上下方向贯穿整个底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脚上设置有一定位弯部,该定位弯部位于前述陶瓷壳体之底板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脚上设置有两定位弯部,该两定位弯部分别卡位于前述陶瓷壳体之底板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还包覆有一树脂保护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敏电阻器为一卧式热敏电阻器,陶瓷壳体之一侧板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自内向外贯通出陶瓷壳体的正面,定位凹槽横向未贯通侧板,前述引脚折弯后嵌置于该定位凹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凹槽的底面高出前述容置空间底面,于容置空间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支撑于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底面的凸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陶瓷壳体的两侧板正面上设置有凸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将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置于陶瓷壳体中,并利用陶瓷固化体将NTC热敏电阻芯片或PTC热敏电阻芯片填埋固定,使NTC热敏电阻芯片/PTC热敏电阻芯片不会受到空气或水份的侵蚀,提高了NTC热敏电阻器/PTC热敏电阻器产品的耐热性、散热性,具有更佳的具有更佳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外包于NTC热敏电阻芯片/PTC热敏电阻芯片外的陶瓷固化体能自身吸收电阻芯片产生的一次热量后,通过陶瓷壳整体外面缓慢放热。因此,电阻芯片发生的热量能更快速传达到陶瓷壳,提高散热效率,能使电阻芯片在短时间内恢复电阻特性。同时其具有陶瓷壳体和陶瓷固化体双重陶瓷材料的包覆与保护,温度可以均匀地扩散至产品外侧面散热,产品不会产生急剧的温度上升与下降,具备更为稳定之各项性能特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组装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引脚的组装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中再一种引脚的组装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组装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宏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宏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模扼流圈及高频电子器件
- 下一篇:一种海底同轴通信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