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中专用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8780.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鼎波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38 | 分类号: | B65D8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浮顶 油罐 中央 排水系统 专用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中专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中,在两根钢性折管的连接处用复合金属软管作为旁路连接保证上下两折管互通又不影响铰链的转动,同样在上下铰链处也同样用复合金属软管过渡浮顶排水口和罐底排水管接口,主要作用是使是外浮顶油罐浮顶上的积水顺利排出罐外。当排水系统运行在高位时复合金属软管处于弯曲状态,当进出油或者搅拌时,油品在大罐中会产生旋转,复合金属软管会随着油品的旋转而产生左右摆动,如果摆动幅度过大则会使复合金属软管的网套存在脱网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中专用限位装置,使用该限位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复合金属软管在高位时摆动幅度过大而产生脱网损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中专用限位装置,包括一用于与刚性折管固定连接的第一卡箍和两个分别用于与位于所述刚性折管两侧的两复合金属软管连接的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所述第二卡箍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卡箍的外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各第二卡箍外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一连接轴铰接,并且所述第一卡箍、所述第二卡箍及所述连接轴的中轴线平行,以使所述复合金属软管在所述第二卡箍的限制下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在左右方向上摆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卡箍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大运动角度为2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卡箍和与其连接的复合金属软管之间存在1.5-2.5mm的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卡箍和与其连接的复合金属软管之间存在2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中,使用一连接轴将所述第一卡箍与第二卡箍连接可使所述第二卡箍能够对复合金属软管进行限位,以使复合金属软管只能随排水系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在左右方向上摆动,从而防止复合金属软管在高位时摆动幅度过大而产生脱网损坏,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中,所述第二卡箍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大运动角度为20度,以此可避免所述金属软管在上下方向上运动幅度过大而产生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第一卡箍;2-第二卡箍;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系统中专用限位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一用于与刚性折管固定连接的第一卡箍1和两个分别用于与位于所述刚性折管两侧的两复合金属软管连接的第二卡箍2,所述第一卡箍1、所述第二卡箍2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卡箍1的外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各第二卡箍2外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通过一连接轴5(如螺栓、销轴等轴状连接部件)铰接,并且所述第一卡箍1、所述第二卡箍2及所述连接轴5的中轴线平行,以使所述复合金属软管在所述第二卡箍2的限制下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在左右方向上大幅度摆动。本实施例的限位装置中,使用一连接轴5将所述第一卡箍1与第二卡箍2连接可使所述第二卡箍2能够对复合金属软管进行限位,以使复合金属软管只能随排水系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在左右方向上摆动,从而防止复合金属软管在高位时摆动幅度过大而产生脱网损坏,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在加工生产时,所述第一卡箍1采用整体铸造加工而成,所述第二卡箍2采用钢板冲压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箍2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大运动角度为20度,以此可避免所述金属软管在上下方向上运动幅度过大而产生伤害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箍2和与其连接的复合金属软管之间存在1.5-2.5mm的间隙,即所述第二卡箍2的内径大于与其相连的复合金属软管外径3-5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箍2和与其连接的复合金属软管之间存在2mm的间隙,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复合金属软管与第二卡箍2连接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从而使得复合金属软管能够在第二卡箍2内沿轴向滑动,从而有效避免第二卡箍2对复合金属软管造成硬性伤害。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鼎波纹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鼎波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造粒快速拆卸真空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水卸酸缓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