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9129.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赐;戴伟翰;林君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扭力 变化 作用 多轴式 转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供组合于电子设备,形成多个旋转轴心的转轴结构,应用关节组干涉量变化,改变转轴距离而产生扭力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来配装在电子器物上,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数字取像机、电子书等,使其盖、显示屏幕或观景窗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技术。例如,中国台湾第97222022号「转轴结构」、第96217011号「枢轴定位构件」、及第98207366号「枢轴结构」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假设以笔记本电脑的类的电子设备为说明例,通常包括系统端的机体模块及显示用的显示模块;机体模块及显示模块之间则使用枢轴器连接,并且使显示模块能以该枢轴器为动作轴心向上打开成使用状态,或反向将显示模块闭合于机体模块上而成为闭合状态。这类枢轴器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电子设备的动作轴心的外,结构设计上还必须考虑到显示模块打开到达操作角度(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通常打开到135°左右)的位置时,枢轴器本身结构能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量,提供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在该操作角度位置形成定位。
为了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例如,屏幕)及/或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有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使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可产生不同操作模式或转动角度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99211350号「双枢轴枢纽器」、US 7512426B2「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SYNCHRONISING HINGE」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
一个有关这类转轴或枢轴器在操作、运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课题是,上述习用枢轴器考虑到支撑结构强度及动作顺畅度,通常是以两组分布的方式,设置在电子 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端边枢接处的两侧位置。因此,在操作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转动掀开时,转轴的协调性较不理想;同时,两个设置在接近同一中心线的枢轴器旋转自由度也受到限制,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无论打开或闭合的转动过程,动作顺畅度较差。
为了改善上述情形,现有技术也揭示了一种枢轴器应用多个旋转中心的技术手段;例如,中国台湾第101224879号「多节式转轴结构」、第101224880号「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参考数据应用主动关节组和随动关节组的组合;主动关节组两相对的关节片之间设置一中间连动片组,以及两相对的关节片设有同步引动部,衔接中间连动片组。随动关节组具有两随动片,设置在该主动关节组两相对的关节片间。所述相对的关节片朝内端位置对应随动片朝外端的位置,组合一轴销;上述中间连动片组朝外端的位置对应各随动片朝内端的位置,组合一轴销;使多数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并合排列,以多个旋转中心自由旋转,而共同形成一多节式转轴结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转轴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方面的简便性。因此,考虑了下列课题:
考虑使该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符合同步运动的结构设计、操作简便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扭力关节机构,增加该同步运动的转轴在操作配合方面的稳定性和定位或固定效果。
同时,可依据传动规格,简便的改变或调整该扭力关节机构的数量或扭力,并且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
进一步考虑应用关节组在同步运动的过程中,使它们产生干涉(量)变化,而相对改变转轴距离,产生扭力差的作用。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应用关节组干涉量变化,改变转轴距离而产生扭力差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9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