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9259.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7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叶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 11437 | 代理人: | 薛艳;段君峰 |
地址: | 51812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拆卸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检修过程中的阀门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狭小工作空间内拆除阀门螺母的套筒。
背景技术
核电站每次大修的必修项目中都包括对阀类元件的检查与维护。目前在检修阀门时,都需要使用扳手拆卸、安装以及调整阀门上的螺母。但在核电站中,大部分设备布置紧密紧凑,能够留给检修人员的检修空间十分狭小,检修人员在使用扳手对螺母进行旋拧时必须十分小心,尤其对于弹簧调节螺母而言,螺母在被旋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弹簧被卡住的情况,需要检修人员用扳手夹紧螺母轻轻活动,将被卡住的弹簧脱离开来。由于穿设在螺母中的螺杆暴露在外,检修人员在旋拧或者调节扳手时,会不可避免地碰伤螺杆,而阀类元件属于高精度元件,螺杆受损会影响到阀门的正常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必须谨慎操作,这就大大加大了核电站安装或维护的工作量,影响了工期,耗费人力,且旋拧过程中还可能造成螺母受力不均衡,致使螺母出现损伤,影响阀门的正常工作,对核电站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检修阀门时拆除螺母工作带来的工作量大、人力耗费大、工期长且螺母易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母拆卸用套筒,该螺母拆卸用套筒包括套头、护筒和夹持头;所述套头为两端贯穿、内部可套设螺母的筒状结构;所述护筒为内部中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护筒的未封闭端与所述套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头设置在所述护筒的封闭端上。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的套头套设在需要拆除的螺母上,从而将设置在该螺母内的螺杆穿设在护筒内,使用扳手夹紧夹持头并旋拧,从而将螺母拆卸下来。
使用本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拆卸螺母时,不仅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内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避免了检修人员在调整扳手时还需注意保护螺杆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检修工期,同时还保护了螺杆,保障了核电站后续工作的稳定运转。
优选地,所述夹持头为直棱柱结构。所述夹持头为直棱柱结构时,便于检修人员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头为六棱柱结构。所述夹持头为六棱柱结构时,检修人员旋拧套设在需要拆卸或安装的螺母时,可以使用棘轮扳手套设在该夹持头上,节约了劳动力。
使用本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拆卸螺母时,不仅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内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同时还保护了螺杆,保障了核电站后续工作的稳定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的立体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螺母拆卸用套筒包括套头1、护筒2和夹持头3;套头1为两端贯穿、内部可套设螺母的筒状结构;护筒2为内部中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夹持头3为六棱柱结构;护筒2的未封闭端与套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夹持头3设置在护筒2的封闭端上。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的套头1套设在需要拆除的螺母上,从而将设置在该螺母内的螺杆穿设在护筒2内,使用棘轮扳手套设在夹持头3上并旋拧,从而将螺母拆卸下来。
使用本实用新型螺母拆卸用套筒拆卸螺母时,不仅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内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同时还保护了螺杆,保障了核电站后续工作的稳定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9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两用式套筒电笔
- 下一篇:带电作业绝缘仿生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