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9746.1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晶亮;骆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3/00 | 分类号: | F22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壁式 高温 高压 过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低碳节能的要求逐步提高,化工行业粗犷式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现有的工艺也在怎样提高整厂效率方面做很多工作。其中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成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换热器作为余热回收的主体设备,在化工工艺流程中重要性越发凸显,据统计换热器的数量占所用化工设备达40%左右。但通过普通换热器获得高品质的高温、高压蒸汽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高温、高压工况换热器选材和结构设计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产生满足透平发电需求的10MPa、540℃的高压过热蒸汽工况的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内部形成管程和壳程,所述的管程内设有管程介质,壳程内设有壳程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设有用于隔离壳程介质和筒体内壁的膜式气冷壁。
优选地,所述的筒体的一端设有壳程入口,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壳程出口,筒体内设有入口管箱,壳程入口与入口管箱相连通,所述的膜式气冷壁包括气管和鳍片,气管与鳍片焊接成筒状结构,所述的筒状结构的中部形成壳程通道,入口管箱与膜式气冷壁中部的壳程通道相连通,膜式气冷壁中部的壳程通道与壳程出口相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的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管程入口和管程出口,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管程管箱,筒体与管程管箱之间由第一管板分隔,管程入口连接分配器,分配器连接气管的一端,气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管板与管程管箱相连通,所述的管程管箱内设有第二管板和内封头,第二管板设于内封头的一端并与内封头密封连接,内封头的另一端连接管程出口,所述的壳程通道内设有多个换热套管,所述的换热套管包括换热外管以及设于换热外管内的内导管,换热外管的一端穿过第一管板与管程管箱连通,另一端与内导管的一端连通,内导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与内封头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的气管在靠近第一管板的一端不焊接鳍片。
更优选地,所述的管程入口共有4个,均匀周向分布于筒体上。
更优选地,所述的入口管箱的内壁上设有耐高温材料。
更优选地,所述的分配器为环形气体分配环。
更优选地,所述的气管与第一管板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壳程介质为高温介质,管程介质为高压冷介质,壳程介质和管程介质相互独立不接触,在筒体内部进行换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膜式气冷壁有效的避免了高温介质和壳程筒体的接触,保护了壳程筒体;采用膜式气冷壁替代耐高温材料,避免了耐高温材料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脱落给设备造成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管式换热管结构,有效的避免了换热管膨胀产生的膨胀应力对管板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只有一块管板承受管程和壳程压差,此换热器结构设计利用了耐高压件不受高温,耐高温件不受高压的理念,从而解决高温高压过热器选材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套管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膜式气冷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膜式气冷壁出口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冷壁式高温高压过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内部形成管程和壳程,所述的管程内设有管程介质,壳程内设有壳程介质,所述的壳程介质为高温介质,管程介质为高压冷介质,壳程介质和管程介质相互独立不接触,在筒体内部进行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9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