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9753.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潘祖文;张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人工 拔出 轻型 触探仪 | ||
1.一种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吊架(1)、滑车组件(2)、限位器(3)、导向杆(4)、穿心锤(5)、锤垫(6)、触探杆(7)、牵引绳(8)、拉手环(9)和尖锥头(11),所述门式吊架(1)包括两根立柱和横梁,两根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均由钢管制备而成;
所述滑车组件(2)包括连接板(21)、螺栓一(22)、螺栓二(24)、U型尼龙滑轮(25)和挂板(26),所述连接板(21)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21)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21)两端各开设有孔,所述挂板(26)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挂板(26)的下端开设有孔,所述挂板(26)的下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21)的上端通过螺栓一(2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1)的下端之间通过所述螺栓二(24)连接,所述螺栓二(24)外设有能自由旋转的所述U型尼龙滑轮(25),两个所述连接板(21)分别位于所述U型尼龙滑轮(25)的两侧;
所述限位器(3)和所述导向杆(4)的上端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4)上滑动套设有穿心锤(5),所述导向杆(4)的下端与所述锤垫(6)的上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锤垫(6)的下端与所述触探杆(7)的上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触探杆(7)的下端设有尖锥头(11);在所述锤垫(6)的两侧各焊接一根托杆(14),在所述托杆(14)远离所述锤垫(6)的一端竖直焊接有与所述门式吊架(1)的所述立柱连接的限位销(15),所述牵引绳(8)的一端连接拉手环(9),所述牵引绳(8)的中间穿过U型尼龙滑轮(25),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心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锤(5)的两侧设有两个手柄(12),所述手柄(12)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穿心锤(5)上,所述手柄(12)的另一端焊接一个吊耳(13),两个所述吊耳(13)通过吊绳与所述牵引绳(8)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侧面为“8”字型,侧边为“Z”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组件(2)还包括套管(23),所述挂板(26)和所述连接板(21)之间的所 述螺栓一(22)外套设有所述套管(23),所述U型尼龙滑轮(25)和所述连接板(21)之间的螺栓二(24)外也套设有所述套管(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环(9)包括转筒(91),吊环(93)和把手(92),所述把手(92)为由钢管制成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顶部焊接有所述吊环(93),所述把手(92)的一个边外套有转筒(9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拔出装置(10),所述拔出装置(10)包括提升钩(101)、提升螺杆(102)、提升板(103)、螺栓、U型支座(105)、插销(106)、支撑杆(107)、底板(108)和压杆(109),所述支撑杆(107)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底板(108)上,所述支撑杆(107)的另一端焊接有U型支座(105),所述U型支座(105)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孔,所述压杆(109)的一端也开设有销孔,采用插销(106)将压杆(109)的一端连接在U型支座(5)上,所述提升钩(101)的一端焊接在压杆(109)的一端上,所述提升钩(101)的另一端开设孔,所述提升螺杆(102)的一端钩挂于所述提升钩(101)的孔上,所述提升螺杆(102)的另一端车有螺纹,所述提升板(103)一端开设有孔,所述提升螺杆(10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提升板(103)的这一端的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提升螺杆(102)与所述提升板(103)连接,所述提升板(103)另一端开设有孔径略大于触探杆(7)的直径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式人工拔出轻型触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蝶形螺栓(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97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HC管桩端头板
- 下一篇:适用于土工膜防渗的膜后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