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调光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0064.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7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赵昆;黄德忠;余镜;石固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力光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调光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调光光源。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因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等特点,已经渐渐取代日光灯、白炽灯等传统光源,逐步进入人类生活。目前所见到的LED灯具大多数是用白光LED灯珠来做光源。而获得白光LED光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蓝光LED芯片上直接涂覆荧光粉;另一种是将荧光粉通过特定工艺制作成荧光粉膜置于LED芯片上方,通过叠加产生白色光源。前者因荧光粉在高温下容易变性失效而严重影响LED寿命;后者荧光粉远离LED热源,不会因长期高温烧烤而老化变形并且显色指数基本不变。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灯光已经不再只是满足照明的需求,照明色彩的丰富及动感逐步被人们所追求,人们更趋向于灯光带来的照明效果所对人的心理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大限度的发挥LED在照明方面的优势,智能调光也成为LED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几年已经不断有智能调光LED光源涌现在市场上,授权公告号为CN101520139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将基板制作成不同厚度,在不同厚度的位置上放置发光二极管,并将不同厚度位置上的发光二极管分组控制。此类方法是通过控制荧光粉与芯片之间的距离不同而达到荧光粉被发光二极管激发的浓度不同,通过调电流大小实现调光目的。但此种方法基板设计较为复杂,在封装过程中是一个难题,且荧光粉直接接触发光二极管,在高温下容易变性失效而影响其寿命。公开号为US2012235186A1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分组控制芯片,各组芯片波长不同,通过调节驱动电流调节芯片峰值波长,实现调光。但实践发现不同波长芯片对光源色温变化有影响,但不如荧光粉变化影响大,所以要通过芯片波长不同实现调光调色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调光光源。
一种LED调光光源,其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不同区域且由唯一驱动电路驱动、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多组LED芯片组,以及被分为至少两个不同颜色区域并且所述不同颜色区域分别对应隔开地设置于所述各LED芯片组上方的荧光粉膜,由所述驱动电路独立调节所述各LED芯片组的驱动电流控制所述各LED芯片组的发光,进而调节与所述各LED芯片组所对应的所述荧光粉膜上的不同颜色区域的发光强度,实现对所述LED调光光源色温和亮度的调节。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荧光粉膜被分为第一颜色区域和第二颜色区域,所述第一颜色区域设置于所述荧光粉膜的中央区域,所述第二颜色区域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颜色区域周围,所述LED调光光源中的第一LED芯片组和第二LED芯片组分别对应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颜色区域和所述第二颜色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基板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荧光粉膜被分为第一颜色区域和第二颜色区域,所述第一颜色区域包括呈长条状的交叉分布于所述荧光粉膜上的两部分,在所述交叉分布的第一颜色区域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颜色区域,所述LED调光光源中的第一LED芯片组和第二LED芯片组分别对应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颜色区域和所述第二颜色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基板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荧光粉膜包括分别呈扇形分布的第一颜色区域、第二颜色区域和第三颜色区域,所述LED调光光源中的第一LED芯片组、第二LED芯片组和第三LED芯片组分别对应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颜色区域、所述第二颜色区域和所述第三颜色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基板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各LED芯片组上覆盖有透明硅胶层,并且所述荧光粉膜设置于所述透明硅胶层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ED调光光源还包括一支架,所述荧光粉膜30设置于支架102上,所述支架连接固定至所述基板各组LED芯片组上方,使不同颜色区域的荧光粉膜与不同LED芯片组相对应。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支腿和安装台,所述荧光粉膜嵌合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预留孔位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ED芯片组与所述LED芯片组之间相邻的LED芯片之间的距离为A及所述荧光粉膜与所述LED芯片之间的距离为B,A和B是根据所采用的所述LED芯片的出光角度α来确定的,其中,0<B≤A×tan(90°-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力光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力光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0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塑式面板灯底座
- 下一篇:一种LED灯丝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