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蛇形三叉直浇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0837.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童强强;史兴利;李丽辉;于洋;陆鹏程;刘体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普航空零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张涛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形 三叉 直浇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道结构,尤其是一种蛇形三叉直浇道结构,属于航空熔模铸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蛇形浇道具有充型平稳,减小二次氧化夹渣和气孔的产生几率,因而在航空铝合金熔模铸造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使铸件的合格率有较大的提升。随着航空熔模铸造业的快速发展,不但要求铸件有较高的合格率,同时对铸件的出品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蛇形三叉直浇道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能实现铝液的平稳充型,保障铸件的合格率,提高逐渐的出品率,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蛇形三叉直浇道结构,包括蛇形浇道以及与所述蛇形浇道连接的叉直浇道,所述蛇形浇道的顶端设置浇口杯,蛇形浇道底端通过横浇道与叉直浇道的底端相连通,叉直浇道的顶端设置冒口,所述冒口与叉直浇道相连通。
所述蛇形浇道的上端通过上拉筋与冒口的外壁连接。
所述叉直浇道包括三根能形成叉形的直浇道,所述三根直浇道分别为第一直道管、第二直道管以及第三直道管,第一直道管、第三直道管位于第二直道管的两侧,且第一直道管、第三直道管与第二直道管相互平行;冒口位于第二直道管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二直道管同轴分布,第一直道管、第二直道管以及第三直道管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直道管、第三直道管分别通过排气筋与冒口相连通。
在叉直浇道与蛇形浇道间设置中拉筋,所述中拉筋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直道管上。
所述浇口杯的杯口外圈设置杯口圈,在所述冒口顶端的外圈设置与所述杯口圈成一体的冒口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浇口杯实现铝液的浇入,蛇形浇道能实现铝液的平稳充型,减少气孔以及二次氧化夹渣产生的概率,提高铸件的合格率,蛇形浇道与叉直浇道连接,以能实现多个铸件蜡膜的焊接,提高铸件的出品率,结构紧凑,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浇口杯、2-上拉筋、3-蛇形浇道、4-横浇道、5-叉直浇道、6-排气筋、7-冒口、8-冒口圈、9-杯口圈、10-中拉筋、11-第一直道管、12-第二直道管以及13-第三直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实现铝液的平稳充型,保障铸件的合格率,提高逐渐的出品率,本实用新型包括蛇形浇道3以及与所述蛇形浇道3连接的叉直浇道5,所述蛇形浇道3的顶端设置浇口杯1,蛇形浇道3底端通过横浇道4与叉直浇道5的底端相连通,叉直浇道5的顶端设置冒口7,所述冒口7与叉直浇道5相连通。
具体地,通过蛇形浇道3的浇口杯1能浇入铝液,通过蛇形浇道3能实现铝液的平稳充型,减小气孔以及二次氧化夹渣产生的几率。浇入蛇形浇道3内的铝液通过底端的横浇道4进入叉直浇道5内,在熔模铸造过程中将较多的铸件蜡膜焊接在叉直浇道5的外壁上,经过叉直浇道5的浇注,叉直浇道5内铝液的气体能通过冒口7排出,从而能寄到的提高铸件的出品率。
所述蛇形浇道3的上端通过上拉筋2与冒口7的外壁连接。上拉筋2倾斜分布在冒口7与蛇形浇道3的上端,通过上拉筋3能提高蛇形浇道3上端的连接可靠性。所述浇口杯1的杯口外圈设置杯口圈9,在所述冒口7顶端的外圈设置与所述杯口圈9成一体的冒口圈8。杯口圈9沿浇口杯1的杯口形状相一致,冒口圈8与冒口7的形状相一致,冒口圈8与杯口圈9均呈环形。浇口杯1与冒口7均呈喇叭状,浇口杯1、冒口7的开口从上至下逐次变小。
所述叉直浇道5包括三根能形成叉形的直浇道,所述三根直浇道分别为第一直道管11、第二直道管12以及第三直道管13,第一直道管11、第三直道管13位于第二直道管12的两侧,且第一直道管11、第三直道管13与第二直道管12相互平行;冒口7位于第二直道管12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二直道管12同轴分布,第一直道管11、第二直道管12以及第三直道管13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直道管11、第二直道管12以及第三直道管13呈平行分布,第一直道管11与第三直道管13对称分布在第二直道管12的两侧,第一直道管11、第三直道管13的两端分别通过弯道管与第二直道管12的两端连接,以实现第一直道管11、第二直道管12以及第三直道管13之间的相互连接及连通,即第一直道管11、第二直道管12以及第三直道管13间连接后形成叉形的直浇道,以能允许焊接更多的铸件蜡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普航空零部件(无锡)有限公司;,未经鹰普航空零部件(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0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芯机的定量加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移动自动冷铆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