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窗帘的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1247.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宇;林进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诗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 窗帘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窗帘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窗帘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住房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环境优美、光线充足的大型窗户,以及落地窗给人们一种舒适的享受,传统的手拉窗帘已经不能满足大型落地窗户的要求,手拉时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因此较大型的窗户窗帘通常都配备有电动窗帘,通过电机实现窗帘的打开和关闭,省时省力。
现有的电动窗帘装置仅仅是通过人工通断直流直流电机的电源来控制窗帘的开或关,其与传统的窗帘开启或关闭的差别不大,人工判断窗帘位置,再断开直流直流电机的电源,使直流直流电机停止转动,不能实现窗帘全自动化开启或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解决上述人工操作窗帘开启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个性化设定窗帘位置、自动控制窗帘停放位置的用于电动窗帘的驱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电动窗帘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两侧的轮子、用于驱动所述轮子转动的直流电机、供电结构、用于与窗帘连接的悬挂件和用于控制所述轮子移动距离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接收器、反馈器和控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反馈器用于测量所述轮子移动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接收器传送的输入信号和反馈器传送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直流电机开启或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轮子的轮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轮毂与所述反馈器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所述反馈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检测轮子移动的距离的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为反射式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射部、用于接收所述发射部发出并经所述轮毂反射的光线的接收部和用于计算所述接收部接收到光线次数的计数器。
进一步地,为了更精确地测量轮子移动的距离,所述反馈器包括两个光电耦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二光电耦合器分别对应轮子上的一个通孔,通过计算两个光电耦合器的计数差,可以检测出轮子转过小于一圈的距离,使得控制更精确。
进一步地,为了简化结构,所述接收器为接收天线,接收天线通过wifi或无线射频(RFID)技术与外部的输入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供电稳定性,所述供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电极支架、设置在电极支架上的电极支撑架和用于与外部轨道电极电连接的滑移电极,所述电极支撑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滑移电极套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滑移电极底部设置有电极弹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电线与所述滑移电极连接,所述电线穿过弹簧内孔与所述滑移电极连接,使得滑移电极始终与外部的轨道电极保持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驱动机构的稳定性,所述轮子为四个,两个轮子为主动轮,两个轮子为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容易控制轮子的位置,所述直流电机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构。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驱动机构在移动过程中与其前或后的驱动机构或从动机构碰撞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所述安装架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垫、硅胶垫、海绵垫或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件包括与所述安装架底部连接的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恢复出厂设置的复位键和用于显示直流电机工作的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控制器和反馈器,通过反馈器检测轮子移动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器反馈的距离信号与接收器接收到的位置信号比较,判断窗帘是否到达目标位置,若是,控制直流电机停止,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设定窗帘的位置,发送至接收器,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更方便人们的操作,满足现代人生活品质的需求。
2、通过设置两个反射式光电耦合器检测轮子移动的距离,可以精确到小于轮子一圈的距离,控制更准确。
3、通过接收天线作为接收器与外部的输入设置连接,无线通讯连接,简化了结构。
4、在滑移电极底部设置电极弹簧,确保滑移电极始终与轨道电极滑动电连接,提高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诗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诗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1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