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阀尾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1447.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普长;刘灿杰;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路阀尾 联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阀尾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在效率、节能、环保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工作效率,工程机械往往需要几个执行机构复合动作(例如:汽车起重机的变幅、卷扬的复合动作等),针对复合动作,目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是负载敏感控制,其原理是通过主阀口前的补偿阀维持主阀口前后的压差恒定,从而使该工作联的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但是,工程机械中泵所提供的流量一般只能满足执行机构单独运动时所需的最大流量,当执行机构同时动作时,系统往往会出现大负载与小负载的运动不协调的现象,比如大负载运动慢甚至停止、小负载运动速度快等,泵出口与负载敏感控制口的压力差减小,达不到理想的工作状态,这是负载敏感系统所不能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路阀尾联结构,解决负载敏感系统无法实现复合动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路阀尾联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卸荷阀的卸荷阀安装孔、外控先导进油口、外控先导出油口、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和尾联回油口,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外控先导进油口和外控先导出油口的外控先导进油油路,在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和尾联回油口的工作联先导回油油路,所述卸荷阀设置在所述工作联先导回油油路上,且所述卸荷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外控先导进油油路连通;当所述多路阀尾联结构所在液压系统进行复合动作时,所述卸荷阀根据所述控制油口的压力信号对所述工作联先导回油油路进行卸荷,以调节所述多路阀尾联结构所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联的通油量。
进一步地,所述卸荷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右侧面,所述外控先导进油口和尾联回油口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上侧面,所述外控先导出油口和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前侧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阀体内纵向布置有第十六油路、第二十三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十油路,左右横向布置有第四油路,前后横向布置有第二十四油路、第三油路、第十二油路和第十四油路,其中,所述第十六油路的油道内设置有阻尼孔,所述第十六油路分别与所述外控先导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十三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十三油路还与所述第二十四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十四油路与所述第四油路连通,所述第四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五油路和所述第十油路连通,所述第五油路与所述第三油路连通,所述第十油路与所述第十四油路连通,所述第十四油路与所述外控先导出油口连通,所述第十油路还与所述第十二油路连通,所述第十二油路的出口与所述卸荷阀的控制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控先导进油油路的流经路线为:首先,先导控制油从所述外控先导进油口经所述第十六油路进入所述多路阀尾联结构的所述阀体内,然后再经所述第二十三油路和所述第二十四油路进入所述第四油路,然后分为两条支路,一支经过所述第五油路、所述第三油路、所述第十油路和所述第十四油路,到达所述外控先导出油口,然后进入所述多路阀尾联结构所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联;另一支经过所述第十油路、所述第十二油路和所述卸荷阀的控制油口进入所述卸荷阀的控制油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阀体内纵向布置有第十八油路、第二十一油路、第六油路和第十九油路,左右横向布置有第二油路和第二十二油路,前后横向布置有第一油路、第十三油路和第十五油路,其中,
所述第一油路分别与所述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和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还与所述第十八油路连通,所述第十八油路与所述第十三油路连通,所述第十三油路与所述第二十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十一油路与所述第二十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十二油路与所述第六油路连通,所述第十五油路分别与所述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和所述第十九油路连通,所述第十九油路与所述第二十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十一油路与所述第二十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十二油路与所述第六油路连通,所述第六油路的进油口与所述卸荷阀的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联先导回油油路的流经路线为:首先,所述多路阀尾联结构所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联的液压油通过所述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进入所述阀体内,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十八油路、所述第十三油路、所述第二十一油路、所述第二十二油路和所述第六油路,进入所述卸荷阀的进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联先导回油油路的流经路线为:首先,所述多路阀尾联结构所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联的液压油通过所述工作联的先导回油口进入所述阀体内,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十五油路、所述第十九油路、所述第二十一油路、所述第二十二油路和所述第六油路,进入所述卸荷阀的进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1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平衡导杆的拖拉机用分配器
- 下一篇:可移动式油压泵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