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关节周围骨折和短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872982.9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公告)号: CN204394657U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发明(设计)人: 禹宝庆;黄建明;敖荣广;俞斌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浦东医院
主分类号: A61B17/68 分类号: A61B17/68
代理公司: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代理人: 陆林辉
地址: 201399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关节 周围 骨折 管状 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关节周围骨折和短管状骨骨折的可显影、可吸收的内固定棒。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和可吸收材料制成的螺钉及棒状物。

金属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存在以下明显缺点:1、在体内电解锈蚀,并产生微粒影响周围组织;2、刚性过大,产生应力遮挡,不利于骨折愈合;3、阻挡X线,干扰核磁共振成像,不利于术后观察;4、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以将病人体内的内固定物取出,增加了感染等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心理恐惧;且对于老年人而言,取出内固定物后,容易再骨折。

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临床。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内固定器械固有的初始强度可以起到传统钢制正骨材料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骨折端骨痂的生成,骨折逐渐愈合;同时生物可降解材料逐渐被人体组织吸收,不在体内蓄积,几乎没有毒性作用,其原有的空间可以被骨组织替代,病人亦无须受再次手术之痛苦。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不影响核磁共振成像,患者可在术后任何时间进行MRI检查。

申请号为“03269302.8”、授权公告号为“CN 2640427 Y”、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吸收内固定钉”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内固定钉,包括钉体、钉头和钉帽,圆柱形钉体的表面纵向具有多个条形凸起,钉体前部的部分条形凸起上具有用以防倒退的多个齿。此实用新型的缺陷在于:1、钉帽直径较大于钉体直径,故无法完全埋于骨质内,而钉帽埋于皮下易导致局部疼痛、炎症;2、条形凸起的断面呈平整梯形状,无防退出功能,即便条形凸起之间存在有锯齿状倒齿或者鱼鳞样倒齿,由于角度偏小、固定不牢靠,防退出效果不明显,对骨折断端间加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关节周围骨折和短管状骨骨折的对骨折线进行有效加压、有利于对抗旋转、拔出及切出应力,防退出效果明显,且能增加骨折端稳定性、利于骨折愈合的可显影、可吸收的内固定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关节周围骨折和短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棒,所述内固定棒的头端呈圆锥状,内固定棒的棒体上设有倒齿结构,倒齿结构朝背向内固定棒头端的方向伸出;

所述内固定棒上倒齿结构的密度由内固定棒的头端至尾端逐渐递增。

在将所述内固定棒打入骨折部位的过程中,由于倒齿结构的存在,可以防止内固定棒的退出,有利于维持骨折部位的复位,同时内固定棒尾端可以完全埋于骨质内,解决了传统的金属螺钉、克氏针,或具有钉帽结构的固定物埋于皮下或露于皮外时引起的局部疼痛和刚性过大、产生应力遮挡并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的缺陷及取出内固定棒后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再骨折的缺点;对于儿童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物常需通过骨骺加以固定,以往采用的金属螺钉对骨骺损伤较大,影响骨骺生长和骨折愈合,而可吸收的内固定棒可以减少其损伤,加快骨折愈合。

优选地,所述的倒齿结构的体积由内固定棒的头端至尾端逐递增。

优选地,所述的倒齿结构与内固定棒棒体形成的倾斜角度为30~45°。

优选地,所述的内固定棒在其轴心处设置有显影条。

优选地,所述的内固定棒在其尾端的棒体外沿设置有显影圈。

优选地,所述的倒齿结构的端点处设有显影点。

优选地,所述的倒齿结构为圆锥体结构,其高度范围为20mm~100mm,底面直径范围为3.0mm~5.5mm。根据骨折块的大小、位置,可以选用不同规格的骨折内固定棒,

优选地,所述的内固定棒由聚乳酸(PLA)、羟基磷灰石(HA)和硫酸钡共混材料制成。

所述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一类生物医用材料。PLA材料的不足之处是不具有骨传导性,在临床单独使用时,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很慢。尤其是对于较大的骨质缺损,仅用聚合物难以实现完全骨修复,而且这类材料只有中强度的初始机械模量,不能作为承力部位的骨折内固定材料;并且其早期生物降解速度较快,以至于无法满足在新的骨组织生长出来之前的力学性能要求;

HA是人体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占人体骨组织的70%以上。人工合成的HA生物陶瓷由于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HA的相似,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骨损伤的修复;但HA生物陶瓷在组织工程应用中存在脆性大、易碎、不易加工成型和体内降解性差等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浦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