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流统计方法、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0193.9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锋;赵秀楚;张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流 统计 方法 系统 装置 | ||
一种数据流统计方法、系统、装置和交换机及控制器,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数据流统计方法应用于交换机通过接收的数据流对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包括:如果数据包中的某一部分字段与某一流表中行的某一流表项(比如第一流表项)相匹配时,且该第一流表项是待统计流对象对应的最后一个流表项,并在该数据的全局统计标识中已记录了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信息,则交换机会在第一流表项中记录第一标识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信息,并在第一流表项中进行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记录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信息。这样实现了对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据流统计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规模日益扩大,网络设备种类和网络所承载的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使得网络出现各种故障或性能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用户服务质量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这样就导致了网络管理的难度更大。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对网络设备和网络运行的流量进行监测,及时的发现网络中的异常情况,提醒网管人员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Openflow是实现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一种协议,Openflow网络的基本思想是实现了数据转发层和控制层的分离。其中OpenFlow交换机负责数据层的转发,而控制器(Controller)实现了控制层的功能。交换机通过Openflow协议与控制器通信,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管理交换机。OpenFlow交换机主要负责数据的转发,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在流表中匹配流表项,如果匹配上流表项,则按照该流表项转发数据包。OpenFlow交换机在每条流表项中都有单独的计数器(counter)域,用来对匹配数据包进行计数,所以可以自然的支持数据流的统计。
而OpenFlow1.2版本及其后续版本中引入了多流表结构,交换机包括用于查找和转发的一个或多个逐级查找的流表,一个数据流经过逐级匹配多个流表进行转发,实现了流表压缩,却不可避免地带来如下问题:每个数据流是通过多流表的流表项组合实现匹配转发,每个流表项均不再针对单一数据流,所以单一数据流的完整信息无法从流表中获得,即无法从流表项的counter域中获取数据流的统计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数据流统计方法、系统和装置,实现了统计信息的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流统计方法,应用于交换机通过接收到数据包对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一部分字段与第一流表中的第一流表项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部分字段与所述第一流表项相匹配,且所述第一流表项是所述待统计流对象对应的最后一个流表项,且所述全局统计标识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信息,则在所述第一流表项中记录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信息;
在所述第一流表项中进行所述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记录所述待统计流对象的统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部分字段与所述第一流表项相匹配,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字段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二流表中的第二流表项相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如果所述第一部分字段与所述第一流表项相匹配,且所述第一流表项不是所述待统计流对象对应的最后一个流表项,则在所述全局统计标识中记录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结合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一部分字段与第一流表中的第一流表项进行匹配,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