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0293.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山越洋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业车辆具有发动机室。在该发动机室内收纳有发动机。另外,在发动机室内有时还收纳有除了发动机以外的各种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作业车辆在发动机室内收纳有用于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25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果收纳在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或者各种装置在工作时发热,则可能会产生导致发动机室内的温度上升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发动机室内的温度过度上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的作业车辆具有:发动机室、冷却室、隔壁、冷却风扇、顶板、第一管主体部。隔壁分隔发动机室和冷却室。冷却风扇收纳在冷却室内,并从冷却室内进行排气。顶板划分出发动机室的上表面。另外,顶板能够敞开。第一管主体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发动机室内。第二端部位于冷却室内。第一管主体部安装在顶板上。
根据该结构,第一管主体部的第二端部位于冷却室内。该冷却室是在冷却风扇工作时成为负压的空间。因此,第一管主体部从第一端部吸入空气,从第二端部排出空气。其结果是,使发动机室内的热气向冷却室排出,能够抑制发动机室内的温度过度上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通过将发动机室内的热气向冷却室排出而使发动机室内成为负压,因此能够使外部气体流入发动机室内,冷却发动机室内。
另外,第一管主体部安装在顶板上。因此,在为了维护发动机室内而打开顶板时,同时将第一管主体部从发动机室取出。即,能够省略取出第一管主体部的作业。其结果是,提高了维护发动机室内时的作业性。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利用各种方法打开顶板。例如,可以将顶板从车架完全拆下而打开顶板。另外,也可以将顶板能够摆动地安装在车架上,通过使顶板摆动来打开顶板。具体地说,可以使顶板利用铰链安装在车架上,通过以铰链为中心使顶板摆动来打开顶板。
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具有第一冷却对象部件和第一吸入部。第一冷却对象部件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第一吸入部从第一管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向第一冷却对象部件延伸。
优选的是,第一吸入部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第一管主体部的第一端部。根据该结构,在拆下顶板和第一管主体部时,能够将第一吸入部留在发动机室内。因此,能够将第一吸入部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复杂空间内。其结果是,即便在将第一冷却对象部件配置在复杂空间内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吸入部延伸到第一冷却对象部件的附近而冷却第一冷却对象部件。
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具有第二冷却对象部件和第二吸入部。第二冷却对象部件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第二吸入部从第一管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向第二冷却对象部件延伸。根据该结构,即便在第一冷却对象部件与第二冷却对象部件彼此分开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冷却两者。
优选的是,第一管主体部的流路面积比第一吸入部的流路面积大,另外,第一管主体部的流路面积比第二吸入部的流路面积大。更优选的是,第一管主体部的流路面积与组合第一吸入部的流路面积和第二吸入部的流路面积的面积实质相等。
优选的是,顶板具有顶板主体部和脚部。顶板主体部划分出发动机室的上表面。脚部从顶板主体部向下方延伸。第一管主体部的下端位于比脚部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将顶板拆下放置在地面上时,能够防止第一管主体部与地面接触。
优选的是,隔壁在上端部具有缺口部。第一管主体部经由缺口部横跨发动机室与所述冷却室地延伸。
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具有第二管主体部。第二管主体部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第三端部位于发动机室内。第四端部位于冷却室内。第二管主体部安装在顶板上。根据该结构,利用第一管主体部和第二管主体部这两个管主体部,能够使发动机室内的热气向冷却室排出。因此,能够更加抑制发动机室内的温度过度上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发动机室内的温度过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轮式装载机的立体图。
图2是后部车体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内侧观察顶板的立体图。
图5是顶板的侧视图。
图6是后部车体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端部以及第四端部与散热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发动机室内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