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系统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1236.5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裕;吕书文;张慧敏;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21/00;H01Q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系统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手持机用户实际应用场景时的天线性能,当前,在对自由空间通信质量提出要求的同时,逐步对天线的头模,手模及头手模的通信质量提出了要求。其中,头手模通信状态是指用户的实际通话的状态。在头手模通信状态下,当人头和人手靠近天线时,不仅会造成天线的频偏,而且会吸收能量,从而造成天线的辐射和接收性能较大下降,尤其是金属框架构的天线更是严重。当人手触摸天线时会造成信号指示急剧下降,造成用户电话掉线,或无法搜索到网络等严重后果,可见如何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场景下的效率已经成为目前天线设计的最大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可在自由空间扩展天线的射频带宽,以及在头模,手模和头手模场景下提升天线的效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天线系统,其可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并联到天线馈电点,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串联有移相装置,以使所述天线馈电点处的阻抗的虚部在中心频点附近被抵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装置串联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所述第一天线的输入阻抗Z1与所述第二天线的输入阻抗Z2满足:Z1=Z2或Z1=A*Z2或,Z1=R1+JX1,Z2=R2+JX2,R1*X2=R2*X1,A为任意实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装置可包括:传输线、电感电容LC振荡电路或集成的移相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装置包括传输线,当所述传输线为单一传输线,且串联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时,所述传输线的长度L为其中,n为奇数;当所述传输线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第一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串联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串联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差为其中,n为奇数。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位于终端主板的相同侧或不同侧。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包括单极子天线、环天线中任一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其可包括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并联到天线馈电点,所述天线馈电点与所述终端的射频收发电路相连,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串联有移相装置,以使所述天线馈电点处的阻抗的虚部在中心频点附近被抵消。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装置串联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所述第一天线的输入阻抗Z1与所述第二天线的输入阻抗Z2满足:Z1=Z2或Z1=A*Z2或,Z1=R1+JX1,Z2=R2+JX2,R1*X2=R2*X1,A为任意实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装置包括:传输线、电感电容LC振荡电路或集成的移相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移相装置包括传输线,当所述传输线为单一传输线,且串联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时,所述传输线的长度L为其中,n为奇数;当所述传输线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第一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串联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天线馈电点之间串联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差为其中,n为奇数。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位于终端主板的相同侧或不同侧。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包括单极子天线、环天线中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