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径用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1399.3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1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正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FS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E21B1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径用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用于将在混凝土等建筑构架(building frame)中冲钻而得的预钻孔(pilot hole)的一部分扩径的扩径用钻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扩径用钻头,公知有插入在混凝土等建筑构架中冲钻而得的直筒形状的预钻孔来使用从而将预钻孔的最里部扩径的孔底钻(Undercut drill)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该孔底钻装置具备:插入预钻孔的中空圆筒状的筒体;位于预钻孔的开口边缘部并经由轴承将筒体支承为自如旋转的抵接部件;在同轴上滑动自如地与筒体卡合并与筒体一体旋转的轴;设置于筒体的前端侧并在外周面具有4个引导槽的圆台形状的圆锥部;安装于轴的前端部并与各引导槽卡合的4个臂;以及在4个臂的前端部外表面交替设置的两个切刃以及两个引导部。
切刃以及引导部在将轴提起的状态下位于筒体的内侧。若使插入预钻孔的筒体以及轴一体旋转,并使轴向下动作,则利用圆锥部的引导槽使4个臂向下动作并且向外侧打开。由此,切刃磨削预钻孔的内周面,而在预钻孔的底部(最里部)形成扩径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0243号公报
在这样现有的孔底钻装置中,形成了利用圆锥部的外周面引导具有切刃的臂的构造,所以存在必须利用筒体支承圆锥部而使构造变得极为复杂的问题。另外,成为在轴的外侧配置臂、圆锥部以及筒体的构造,所以存在整体直径变大、无法在直径比较细的预钻孔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也能够应对细径的预钻孔的扩径用钻头。
本发明的扩径用钻头插入在建筑构架中冲钻而得的预钻孔来使用,通过磨削将预钻孔的一部分扩径,该扩径用钻头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切刃部,它们用于磨削预钻孔的一部分;切刃保持部,其将多个切刃部保持为分别能够沿径向移动;以及柄部,其支承切刃保持部,多个切刃部基于伴随着旋转的离心力,以相对于切刃保持部朝径向外侧扩开的方式移动。
根据该结构,若在插入到预钻孔之后的状态下旋转柄部,则刀头部的多个切刃部分别受到离心力而朝径向外侧移动。即,与切刃保持部一起旋转的多个切刃部基于离心力而以向径向外侧扩开的方式移动,磨削预钻孔的一部分使其扩径。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基于离心力使多个切刃部移动,所以能够简化构造。另外,插入预钻孔的多个切刃部能够与切刃保持部一起在径向汇集配置,并且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的外筒。因此,能够应对(扩径)细径的预钻孔。
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各切刃部组装有平衡锤。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较大的离心力作用于各切刃部,所以能够促进预钻孔的磨削,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预钻孔的扩径。
另外,优选切刃保持部在前端部具有以位于同轴上的方式突出设置的尖塔部。
根据该结构,将尖塔部按压在预钻孔的孔底而使其旋转,从而能够将预钻孔的最里部扩径。另外,在旋转时,能够极力减少与孔底的摩擦,并且能够抑制刀头部的旋转偏离。
并且,优选切刃保持部具有粗径嵌合部,该粗径嵌合部嵌插于预钻孔并且形成为直径比非扩开状态的多个切刃部以及柄部大。
根据该结构,作为切刃保持部的一部分而旋转的粗径嵌合部形成为嵌插于预钻孔的直径,所以能够将其作为防止旋转偏离的部件发挥功能。因此,使磨削时的切刃保持部、切刃部的旋转稳定,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地进行多个切刃部对预钻孔的扩径。
另一方面,优选切刃保持部具有将多个切刃部保持为能够移动的多个切刃开口部,各切刃部具有:切刃主体,其具有剖面为圆弧状的外周部;肋部,其支承切刃主体,并且以相对于切刃开口部沿径向滑动自如的方式与切刃开口部卡合;以及防脱部,其设置于肋部的基部侧,防止相对于切刃保持部脱离。
根据该结构,基于离心力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切刃部的肋部被切刃保持部的切刃开口部引导而滑动。在该情况下,各肋部以相对于切刃开口部沿径向滑动自如的方式与切刃开口部卡合,所以切刃主体向径向外侧平行移动。由此,能够均匀磨削预钻孔(的一部分)。另外,利用防脱部,限制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切刃主体的移动端位置,所以能够防止切刃部从切刃保持部脱落,并且能够使预钻孔的扩径尺寸一定。
同样,优选切刃保持部具有将多个切刃部保持为能够移动的多个切刃开口部,各切刃部具有:切刃主体,其具有剖面为圆弧状的外周部,以相对于切刃开口部沿径向滑动自如的方式与切刃开口部卡合;以及防脱部,其设置于切刃主体的基部侧,防止相对于切刃保持部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S技术公司,未经FS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