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及无线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1770.6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2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柳青;王定杰;兰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无线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及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终端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大众在享受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带来的各种便利之时,对无线终端的便携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且随着用户出差旅游等活动的频繁,用户对无线终端产品中天线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天线支持全球市场的多个频段的应用,如从北美到欧洲再到日本等,频段覆盖从700~960MHz,1400~1500MHz,1710~2700MHz。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满足无线终端大带宽需求的天线成为本例与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无线终端,该天线为超宽带天线设计,满足无线终端的大带宽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基板、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馈入点;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同一平面;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所述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电连接。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通讯接口;
所述通讯接口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边缘;
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电连接。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板为印刷电路板PCB,所述通讯接口为USB接口;
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USB接口通过USB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且所述USB接口通过USB数据线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电连接。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一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从所述第一间隙设置所述馈入点的一端向所述第一间隙的另一端逐渐变大。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中部。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的加载元件,所述加载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载元件为电容元件或者电感元件。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一子辐射体和第二子辐射体,所述第一子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子辐射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间隙的开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馈入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的一端时,所述USB接口通过USB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USB数据线包括PCB走线和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同层的金属线;
所述PCB走线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线电连接;
所述金属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且所述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一间隙设置所述馈入点的一端的外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SB接口通过USB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USB数据线跨接于所述第一间隙,且所述USB数据线与所述第一间隙相对的部位位于所述馈入点的正上方。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终端,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除泡机
- 下一篇:用于鳍式晶体管的高迁移率应变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