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2127.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石黑文彦;加藤崇行;植田浩生;加藤裕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被收纳于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在具有被收纳于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中,当密闭壳体的内压变高时,需要使密闭壳体的内压降低。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闭式二次电池具备具有连续设置的多个电池槽的方形电池槽。在各电池槽收纳有极板组和电解液。在方形电池槽设置有气体汇集部。在气体汇集部与各电池槽之间,设置有若各电池槽的内部压力变为规定以上则开口的气体排出部。在气体汇集部设置有将气体朝外部导出的气体出口。进而,若在各电池槽产生气体而内压变高,则气体从排出口被朝气体汇集部排出。由此,各电池槽的内压降低。被排出至气体汇集部后的气体从气体出口被朝外部导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8909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闭式二次电池需要设置与各电池槽的排出口连通的气体汇集部、并在气体汇集部设置气体出口,形状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密闭壳体的内压降低的电池组。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密闭壳体和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和由多个螺栓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且堵塞上述开口的盖部件。对上述多个螺栓中的相邻的螺栓的离开距离进行比较,特定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离开距离比其余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各离开距离长。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笫2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密闭壳体和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和由等间隔地并排设置的多个螺栓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且堵塞上述开口的多角形状的盖部件。在上述盖部件中,从至少一个角部到位于距该角部最近的位置的螺栓为止的距离比从其余的任意的角部到位于距该角部最近的位置的螺栓为止的距离长。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笫3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密闭壳体、密闭壳体、以及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设置在划分该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的开口边缘部上且堵塞上述开口的多角形状的盖部件;以及将上述盖部件紧固于上述开口边缘部的多个螺栓。上述多个螺栓包括:接近上述盖部件的角部的两个接近螺栓;以及设置于相比上述两个接近螺栓更加从上述角部离开的位置的多个离开螺栓。上述盖部件在与上述开口边缘部对置的部分具有:从上述两个接近螺栓分别承受紧固力的第1区域;以及从上述离开螺栓中的相邻的两个螺栓分别承受紧固力的第2区域。上述第1区域中的从上述两个接近螺栓分别承受的紧固力的合力最弱的部分的紧固力,比上述第2区域中的从上述相邻的两个螺栓承受的紧固力的合力最弱的部分的紧固力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笫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笫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其他例的电池组的主视图。
图6的(a)以及(b)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作用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笫1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池组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电池组10中,在密闭壳体11收纳有多个电池模块21。密闭壳体11具有呈有底四方筒状的壳体主体12。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12包括四方形状的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四个边立起设置的侧壁。壳体主体12的开口33被由并排设置的多个螺栓B固定于壳体主体12的矩形板状的盖部件14堵塞。多个螺栓B分别为相同的螺栓。在壳体主体12与盖部件1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5。
在壳体主体12中,在划分开口33的开口边缘部32处的端面,设置有供螺栓B螺合的螺合孔16。开口边缘部32位于与各侧壁的底板相反侧的端部。同样,在盖部件14的周边设置有供螺栓B插通的插通孔17。进而,螺栓B插通于设置在盖部件14的插通孔17,并且螺合于壳体主体12的螺合孔16。由此,盖部件14被固定于壳体主体12。盖部件14设置在开口边缘部32上,由此来堵塞开口边缘部32所划分的开口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2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存储电池以及用于制造电能存储电池的方法
- 下一篇:蓄能电池和蓄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