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2246.0 | 申请日: | 2014-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4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盐崎朝树;杉田康成;远藤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正极活性物质层 正极 正极集电体 三聚氰胺 正极活性物质 酸盐 |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10)具备:正极集电体(20)、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20)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正极活性物质层(22)具有:正极活性物质(24)、以及由三聚氰胺和酸形成的盐即三聚氰胺‑酸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已知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为了抑制正极活性物质与非水电解液的放热反应,使用含磷化合物。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磷酸酯以相对于非水电解液的总量为15质量%以上溶解,从而抑制正极活性物质与非水电解液的放热反应。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在正极合剂中添加6质量%以上的多磷酸、或膦腈衍生物等,从而可以抑制正极活性物质与非水电解液的放热反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31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512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通过使大量的磷酸酯溶解于非水电解液中,引起非水电解液的离子传导率的降低、磷酸酯与负极的副反应,输入输出特性、充放电效率等降低。另外,由于在正极合剂中添加大量的多磷酸等,所以输入输出特性、充放电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性、输入输出特性和充放电效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由三聚氰胺和酸形成的盐即三聚氰胺-酸盐。
另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由三聚氰胺和酸形成的盐即三聚氰胺-酸盐。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输入输出特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一例的部分剖切图。
图2为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示出DSC的放热行为的图。
图3为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示出DSC的测定结果中的放热开始温度、峰温度和放热量的图。
图4为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示出初始充放电曲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例如具有如下构成:正极和负极介由分隔件卷绕或层叠而成的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被收纳于外壳体。以下,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各构成构件进行详述。
〔正极〕
图1为正极10的部分剖切图。正极10由金属箔等正极集电体20、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20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构成。正极集电体20可以使用在正极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箔、或将在正极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配置于表层而成的薄膜等。作为在正极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使用铝(Al)是适合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除了正极活性物质24之外,还包含导电剂26、粘结剂28和三聚氰胺-酸盐30等,其为将它们在适当的溶剂中混合、涂布于正极集电体20上、然后进行干燥和压延从而得到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2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