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向接头用叉形件以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2326.6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仲村拓真;黑川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3/26 | 分类号: | F16D3/26;B2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接头 叉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具备:
基部,其形成为环状,并在径向中心部具有沿轴向形成的结合孔;以及
一对臂部,其以从上述基部的作为径向相反侧的两个位置向轴向单侧伸出的状态设置,
上述万向接头用叉形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孔构成为,轴向中间部至另一端部中的至少轴向中间部作为用于压入轴的端部的压入孔部,并且,将沿轴向与上述压入孔部邻接的轴向一端部作为直径比上述压入孔部的直径大且不压入上述轴的端部的非压入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基部和上述轴进行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非压入孔部的内周面与上述基部的轴向单侧面的连续部设有倒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部中,在上述结合孔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周围部分,设有突出环部,该突出环部与靠近上述结合孔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周围部分相比径向的壁厚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出环部的径向的壁厚随着朝向轴向前端侧而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压入孔部在与上述一对臂部的内侧面彼此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成为径向相反侧的两个位置,分别具备沿径向凹陷并且在上述基部的轴向单侧面开口的刚性降低用凹部。
7.一种万向接头用叉形件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在前端部外周面具备与上述非压入孔部一致的作为加工面的非压入孔部用加工面的冲压用金属模具,并且,在得到具有用于形成上述基部的大致圆板状或者大致圆柱状的基部用厚度部的中间材料后,通过从上述基部用厚度部的轴向单侧面的中央部向上述基部用厚度部的内部压入上述冲压用金属模具的前端部,来将该压入的部分中的与上述非压入孔部用加工面整合的部分设为上述非压入孔部,并且使上述基部用厚度部的轴向另一侧面的中央部沿轴向鼓出,而将该鼓出的部分设为用于形成上述突出环部的突出环部用厚度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部用厚度部的中央部形成上述压入孔部,
通过随着上述压入孔部的形成,而除去上述突出环部用厚度部的中央部,来形成上述突出环部,
在上述压入孔部压入上述轴的端部,
并以覆盖上述突出环部的方式焊接上述突出环部和上述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造对象是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接头用叉形件,该万向接头用叉形件在上述非压入孔部的内周面与上述基部的轴向单侧面的连续部设有倒角部,并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上述倒角部,
在上述冲压用金属模具的前端部外周面,除上述非压入孔部用加工面之外,还设有与上述倒角部一致的作为加工面的倒角部用加工面,
通过从构成上述中间材料的基部用厚度部的轴向单侧面的中央部向上述基部用厚度部的内部压入上述冲压用金属模具的前端部,来将该压入的部分中的与上述非压入孔部用加工面整合的部分设为上述非压入孔部,并且将与上述倒角部用加工面整合的部分设为上述倒角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23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 下一篇:使风力涡轮机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