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钛合金的热机械处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2459.3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布莱恩·范多伦;史考特·史奇盖尔;乔瑟夫·威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ATI资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9/00;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机械 处理 | ||
1.一种用于生产镍-钛轧制产品的方法,其包括:
在大于或等于500℃的温度下热锻造镍-钛合金锭以产生镍-钛合金坯料;
在大于或等于500℃的温度下热棒轧所述镍-钛合金坯料以产生镍-钛合金工件;
在低于500℃的温度下将所述镍-钛合金工件冷拉拔以产生镍-钛合金棒;和
在于700℃至1000℃范围内的温度和3,000psi至50,000psi范围内的压力下操作的HIP炉中,将所述冷加工的镍-钛合金棒热等静压压制至少0.25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于800℃至950℃范围内的温度和10,000psi至17,000psi范围内的压力下操作的HIP炉中,将所述镍-钛合金工件热等静压压制(HIP)至少1.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于600℃至900℃范围内的初始工件温度下独立地实施所述热锻造和所述热棒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环境温度下冷拉拔所述镍-钛合金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生产出满足ASTM F 2063-12的尺寸和面积分率要求的棒轧制产品。
6.一种用于生产镍-钛轧制产品的方法,其包括:
在大于或等于500℃的温度下热加工镍-钛合金工件;
在低于500℃的温度下冷加工所述热加工的镍-钛合金工件;和
在于700℃至1000℃范围内的温度和3,000psi至50,000psi范围内的压力下操作的HIP炉中,将所述冷加工的镍-钛合金工件热等静压压制至少0.2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于800℃至950℃范围内的温度和10,000psi至17,000psi范围内的压力下操作的HIP炉中,将所述镍-钛合金工件热等静压压制(HIP)至少1.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于600℃至900℃范围内的初始工件温度下独立地实施所述热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环境温度下冷加工所述镍-钛合金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生产出满足ASTM F 2063-12的尺寸和面积分率要求的棒轧制产品。
11.一种用于生产镍-钛轧制产品的方法,其包括:
在低于500℃的温度下冷加工镍-钛合金工件;和
热等静压压制所述冷加工的镍-钛合金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低于100℃的温度下冷加工所述镍-钛合金工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环境温度下冷加工所述镍-钛合金工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加工包括至少一种选自由锻造、镦粗、拉拔、轧制、挤出、皮尔格式轧制、摆辗、型锻、顶锻、压印和它们的任意组合组成的组的冷加工技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在第一冷加工操作中,在环境温度下冷加工所述镍-钛合金工件;
将所述冷加工的镍-钛合金工件退火;
在第二冷加工操作中,在环境温度下冷加工所述镍-钛合金工件;和
热等静压压制两次冷加工的镍-钛合金工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冷加工操作之后和所述热等静压压制之前,使所述镍-钛合金工件经受:
至少一个额外的中间退火操作;和
至少一个额外的在环境温度下的冷加工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于700℃至900℃范围内的温度下将所述镍-钛合金工件退火。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镍-钛合金工件退火至少20秒炉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于700℃至1000℃范围内的温度和3,000psi至50,000psi范围内的压力下操作的HIP炉中,将所述镍-钛合金工件热等静压压制(HIP)至少0.2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TI资产公司;,未经ATI资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24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