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信号的方法和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3107.X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柳向善;李润贞;安俊基;徐东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28/18 | 分类号: | H04W28/18;H04J1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夏凯;谢丽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信号 方法 用户 设备 以及 发送 基站 | ||
本发明提供用于减少高层信号的量的方法和设备。而且,本发明提供方法和设备,包括:定义在特定模式下为用户设备发送高层信号的新标识符;和通过使用新的标识符借助于加扰发送高层信号,通过使用新的标识符与错误检测标记一起发送,通过使用新的标识符通过使用用户设备发送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或者基于使用新的标识符发送的控制信息发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送或者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对机器(M2M)通信以及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PC的各种装置和要求大量数据传输的技术的出现和推广,蜂窝网络中所需的数据吞吐量已迅速地增加。为了满足这样迅速增加的数据吞吐量,已经开发了用于高效地采用更多频带的载波聚合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等以及用于提高在有限频率资源上发送的数据容量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多基站(BS)协作技术等。
一般的无线通信系统(在频分双工(FDD)模式情况下)通过一个下行链路(DL)频带并且通过与该DL频带相对应的一个上行链路(UL)频带来执行数据发送/接收,或者(在时分双工(TDD)模式情况下)在时域中将规定的无线电帧划分成UL时间单元和DL时间单元并且然后通过UL/DL时间单元来执行数据发送/接收。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发送和接收在规定的时间单元基础上,例如在子帧基础上,调度的数据和/或控制信息。数据通过在UL/DL子帧中配置的数据区域来发送和接收,并且控制信息通过在UL/DL子帧中配置的控制区域来发送和接收。为此目的,承载无线电信号的各种物理信道在UL/DL子帧中形成。相比之下,载波聚合技术用来通过聚合多个UL/DL频率块来使用更宽的UL/DL带宽,以便使用更宽的频带,使得能够同时处理与使用单个载波时的信号相比更多的信号。
此外,通信环境已演进成增加可由在节点周边的用户访问的节点的密度。节点指代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向UE发送/从UE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固定点。包括高密度节点的通信系统可以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向UE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由于新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引入,BS应该在规定的资源区域中将服务提供给的用户设备(UE)的数目增加并且BS应该向UE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量增加。因为可被BS用于与(一个或多个)UE通信的资源的量是有限的,所以BS使用有限的无线电资源来高效地接收/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新的方法是需要的。
能够通过本发明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在上文已经特别描述的,并且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文中未描述的其它技术目的将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特定模式下为用户设备发送较高层信号的新标识符被定义。当在特定模式下设置用户设备时,较高层信号可以通过使用新的标识符加扰被发送、使用新的标识符与错误检测码一起被发送、使用新的标识符使用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发送、或者基于使用新的标识符发送的控制信息发送。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中接收信号的方法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多个参数集合当中的一个参数集合的指示信息;和基于指示信息将在多个参数集合当中的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值设置为较高层信号的值,其中多个参数集合具有用于一系列的参数的不同值,并且其中指示信息包含在以一对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多个参数集合的多个索引当中的与参数集合相对应的索引。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接收信号,该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单元和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RF单元。处理器可以控制RF单元接收指示多个参数集合当中的一个参数集合的指示信息。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基于指示信息将在多个参数集合当中的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值设置为较高层信号的值。多个参数集合可以具有用于一系列的参数的不同值。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一对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多个参数集合的多个索引当中的与参数集合相对应的索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3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