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层叠体、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4087.8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笃;堀尾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层叠 制造 方法 以及 使用 偏振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LCD、搭载有触控面板的LCD或EL、电子纸等由于具有节电、轻量、薄型等这样的特征,因此,近年来已替代传统的CRT显示器而得到迅速普及。
对于在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内部使用的光学层叠体而言,通常要求赋予其以不会在操作时发生损伤的硬度,因此,一般通过在透光性基材上设置硬涂层等来赋予硬度。例如,对于LCD而言,通常是通过在液晶单元的图像显示面侧配置偏振元件、并利用在透光性基材上设置有硬涂层的硬涂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从而对图像显示面赋予硬度。
以往,作为这样的硬涂膜的透光性基材,使用的是由以三醋酸纤维素为代表的纤维素酯制成的膜。这是基于纤维素酯具有下述优点:由于纤维素酯的透明性、光学各向同性优异,面内基本不具有相位差(延迟值低),因此极少会导致入射直线偏光的振动方向发生改变,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的影响少,并且其具有适度的透水性,因此在制造使用光学层叠体而成的偏振片时,可使残留于起偏镜的水分通过光学层叠体而进行干燥等。
然而,纤维素酯膜是在成本方面不利的材料,并且存在下述缺点:其耐湿性及耐热性不充分,如果将以纤维素酯膜为基材的硬涂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使用,则会导致偏振功能、色相等偏振片功能降低。
从这样的纤维素酯膜的问题点出发,已提出了使用透明性、耐湿性、耐热性、机械强度优异、并且与纤维素酯膜相比价格低廉、容易在市场上获取的以丙烯酸类树脂为主成分的透明塑料基材。
但是,就在以丙烯酸类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的一面或两面形成有硬涂层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存在会导致丙烯酸类基材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变差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会因在丙烯酸类基材与硬涂层之间发生折射率差而发生干涉条纹,由此导致外观不良这样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通过对基材膜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氧化处理等物理性处理之外,还进行被称为锚固剂或底漆的涂料的涂布,然后形成硬涂层,由此可谋求基材膜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的提高。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干涉条纹的防止,公开了在基材膜与硬涂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凹凸的方法。
然而,在这些方法中,硬涂膜的制造所需要的工序增多,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因此生产率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1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97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此种状况下提供在丙烯酸类基材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以及有效地制造该光学层叠体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并且提高丙烯酸类基材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可以通过在含有有机微粒的丙烯酸类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树脂层、并使丙烯酸类基材中的有机微粒转移至树脂层中来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方案。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在含有有机微粒A的丙烯酸类基材的一个面上具有含有粘合剂树脂及有机微粒B的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在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在与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30μm的基准长度中,以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谷部中从最深的谷底起按照深度顺序至第三深度为止的平均深度作为基准深度,接着,以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峰部中从最高的峰顶起按照高度顺序至第三高度的平均高度作为基准高度,该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为150~500nm。
[2]根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有机微粒B的平均粒径Db相对于上述有机微粒A的平均粒径Da之比为1.05~1.80倍。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有机微粒A不形成凝聚物(日文原文:凝集体),其平均粒径为10~400nm。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中,相对于上述树脂层内的区域S中的有机微粒B的个数,从该区域S的与丙烯酸类基材侧相反一侧的表面起,10%的厚度的区域T中的有机微粒B的个数为3%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4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