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4151.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W·R·塞耶;A·A·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7/04 | 分类号: | F04B7/04;F04B49/22;F04B49/24;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 发动机 燃料 | ||
优先权
本申请是要求2013年1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736,730的优先权的国际申请,通过参考将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和优先权明确纳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更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燃料泵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允许燃料进入和退出燃料泵。
背景技术
燃料泵典型地与阀相关联,所述阀允许燃料流入燃料泵并从燃料泵流到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蓄能器可以定位在燃料泵的下游以及燃料喷射器的上游。
与燃料泵相关联的一种类型的阀是允许燃料从燃料箱流入燃料泵的入口止回阀。与燃料泵相关联的另一种类型的阀是允许加压燃料从燃料泵流动到蓄能器或燃料轨或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的出口止回阀。这些阀通过复杂的部件和组件定位在燃料泵中或燃料泵附近。
发明内容
该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该燃料泵包括泵壳体和泵送单元。所述泵送单元安装在所述泵壳体中,并且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泵送筒;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筒孔;位于所述筒孔内以形成泵送腔室的泵送柱塞;入口止回阀空腔;和位于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内的入口止回阀。该泵送柱塞被安装成进行往复运动以通过吸入行程在所述泵送腔室中接收燃料,并通过压力行程从所述泵送腔室在高压下泵送燃料。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与所述泵送腔室流体连通。所述入口止回阀包括被安装成在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中往复运动的入口止回阀柱塞。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被定位成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吸入行程过程中接收入口燃料流以输送到所述泵送腔室,并被定位成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压力行程过程中从所述泵送腔室接收高压燃料。
该公开内容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的泵送单元,该泵送单元包括泵送柱塞、入口止回阀空腔和入口止回阀。所述泵送柱塞定位在沿着所述泵送单元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孔中以形成泵送腔室。所述泵送柱塞被安装成进行往复运动以通过吸入行程在所述泵送腔室中接收燃料并通过压力行程从所述泵送腔室泵送燃料。所述入口止回阀位于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中,所述入口止回阀包括被安装成在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中往复运动的入口止回阀柱塞。所述入口止回阀空腔被定位成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吸入行程过程中接收入口燃料流以输送到所述泵送腔室,并被定位成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压力行程过程中从所述泵送腔室接收高压燃料流。所述入口止回阀柱塞包括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压力行程过程中接收高压燃料的通道。
该公开内容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该燃料泵包括孔、泵送柱塞、高压燃料出口、入口燃料回路、出口燃料回路、出口止回阀和入口止回阀。该泵送柱塞位于所述孔中以形成泵送腔室。所述入口燃料回路连接至所述泵送腔室以向所述泵送腔室提供入口燃料流。所述出口燃料回路将所述泵送腔室连接至高压燃料出口以从所述泵送腔室提供高压燃料出口流。所述出口止回阀沿着所述出口燃料回路定位在所述泵送腔室的下游和所述高压燃料出口的上游。所述入口止回阀沿着所述入口燃料回路定位在所述泵送腔室的上游以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吸入行程过程中接收燃料以输送到所述泵送腔室。所述入口止回阀沿着所述出口燃料回路定位在所述出口止回阀的上游和所述泵送腔室的下游以在所述泵送柱塞的压力行程过程中从所述泵送腔室接收高压燃料。
当结合附图观看时从如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该公开内容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料泵的内燃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燃料泵的一部分的视图,其中该燃料泵的泵柱塞移动以将燃料抽吸到燃料泵中。
图4是图2的燃料泵的一部分的视图,其中燃料泵的泵柱塞移动以朝向燃料泵的出口推动燃料。
图5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替代实施方式的入口止回阀柱塞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公司,未经康明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4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