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小区网络中RLM以及RLF机制的处理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4755.7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香君;张园园;波·乔·麦可·康森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网络 rlm 以及 rlf 机制 处理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依据35U.S.C.§119,本申请主张于2013年1月18日提交的PCT/CN专利申请第2013/070723号(名称为“小小区网络中RLF处理的机制(MechanismofRLFHandlinginSmallCellNetworks)”)的优先权,此专利申请的标的在此全部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有关于无线链路监听(RadioLinkMonitoring,RLM)以及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RLF)处理(handling),更具体地,有关于小小区(smallcell)网络中的RLM以及RLF处理。
背景技术
在3GPP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网络中,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包含多个基站,例如,演进节点B(eNB),其中该多个基站与被称作用户设备(UE)的多个移动台进行通信。RLM是UE监听DL的品质(quality),以决定是否无线链路足够好以继续传输的机制。举例说明,UE可以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CRS)而监听DL品质以检测用于服务小区的DL无线链路品质。UE也可以将服务小区的已估计DL品质与阈值QOUT和QIN进行比较,以用于监听服务小区的DL无线链路的品质。除了RLM,UE可以考虑基于N310/N311/T310机制的物理层问题上待检测的RLF,来自MAC层的随机接入问题指示,来自RLC层的重传最大次数已经到达的指示。一旦检测到RLF,UE收集以及存储RLF信息以及尝试RRC连接重建(reestablishment)。如果这样的尝试失败,UE回到RRC空闲状态(RRC_IDLE)。在成功RRC连接建立或者RRC连接设置(setup)之后,UE可以将RLF报告的可用,指示给eNB以及将RLF信息上报给eNB。
在版本10(Rel-10,R10)中,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的概念以提高系统吞吐量。CA中,两个或者多个成分载波(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传输带宽。具有用于CA的接收以及/或者传输能力的R10UE,可以同时在对应多个服务小区的多个CC上接收以及/发送。当配置CA之后,UE只与网络具有一个RRC连接。RRC连接建立/重建,或者切换(handover)一个服务小区提供安全性(security)输入。这个小区称作主服务小区(PrimaryServingCell,PCELL),以及其他多个小区称作辅服务小区(SecondaryServingCell,SCELL)。依赖于UE能力,SCELL可以与PCELL配置在一起,作为一个服务小区的集合。
在LTE版本12(R12)以及以后,除了一般(normal)eNB,具有低传输功率以及简化协议栈/功能的小eNB引入到E-UTRAN中,这称作一个小小区网络。小小区架构可以用于提高数据吞吐量以及减少移动性信令开销。代替使用分布式(distributed)运作,基于锚点(anchor-based)架构被相信为小小区网络中运行的有希望的架构。在UE基于锚点架构中,UE接入在(housedin)一个eNB范围内,该eNB称作该UE的锚点(anchor)eNB。UE锚点为UE特定,UE锚点为UE的核心网络连接结束(terminate)的点,这个点在UE在多个基站的小区所覆盖的局部区域中移动时,不必重新定位(relocated)。一个或者多个UE服务小区可以由与锚点eNB不同的eNB所控制,其中该与锚点eNB不同的eNB称作该UE的漂移(drift)eNB。当UE由锚点eNB以及漂移eNB一起提供服务时,该UE以及用户层面功能的控制在锚点eNB以及漂移eNB之间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4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6-溴咪唑并[1,2-a]吡啶-3-甲酸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