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5620.2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半田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主分类号: | F16J13/14 | 分类号: | F16J13/14;F16J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塞 | ||
一种用于闭塞设置于机体部件的贯通孔的孔塞。孔塞包括凸缘部、从凸缘部垂设并伸入贯通孔的伸入部、装配于伸入部并介于凸缘部与机体部件之间的可熔融部件。在伸入部的外周面具有用于与机体部件卡合的卡合部、以及从凸缘部垂下而在与机体部件之间形成空隙的加强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闭塞设置于机体部件的贯通孔的孔塞,通过在伸入部的外周面具有从凸缘部垂下从而在与机体部件之间形成空隙的加强筋,能够使可熔融部件熔融并流入上述空隙内,提高孔塞的密封性。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作为汽车的车身面板的板状部件与孔塞的凸缘部之间,介入可熔融部件来进行密封的孔塞(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2页第4栏(右侧)8~26行以及图4~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7-1469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孔塞中,由于可熔融部件与孔塞的伸入部贴紧,因此存在没有可熔融部件熔融而流动的间隙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可熔融部件熔融并流入空隙内,提高孔塞的密封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而完成的,本发明以如下的点为特征。
第一,用于闭塞设置于机体部件的贯通孔的孔塞。
第二,孔塞包括如下的结构。
(1)凸缘部
(2)伸入部
伸入部从凸缘部垂设并伸入贯通孔。
(3)可熔融部件
可熔融部件装配于伸入部,并介于凸缘部与机体部件之间。
第三,在伸入部的外周面具有如下的结构。
(4)卡合部
卡合部用于与机体部件卡合。
(5)加强筋
加强筋从凸缘部垂下,而在与机体部件之间形成空隙。
本发明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
在伸入部的底面上,在与卡合部对应的周面设置有薄壁部。根据该方式,通过在与卡合部对应的周面上设置薄壁部,能够容易地使卡合部变形,能够提高孔塞的安装作业性。
本发明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
在底面的中央部设置有从底面朝向凸缘部的方向突出的按压凸部。根据该方式,通过在底面的中央部设置按压凸部,能够提高孔塞的安装作业性。
本发明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
将加强筋与卡合部在伸入部的外周面上交替地配置。根据该方式,通过将加强筋与卡合部在伸入部的外周面上交替地配置,能够使加强筋与卡合部的任务分担明确化,从而确保卡合部的变形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以如上方式构成,所以通过在伸入部的外周面具有从凸缘部垂下从而在与机体部件之间形成空隙的加强筋,能够使可熔融部件熔融并流入上述空隙内,提高孔塞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孔塞的塞主体与可熔融部件的侧视图以及机体部件的侧视图。
图2是构成孔塞的塞主体与可熔融部件的立体图以及机体部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