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饰用转印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6271.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学;松田启佑;樋爪友美;渡边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00;B32B27/18;B44C1/16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白丽,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饰用转印膜 | ||
1.一种加饰用转印膜,其为在转印后通过紫外线固化的类型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加饰用转印膜为在支撑膜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层叠脱模层、硬涂层、底漆层、加饰印刷层、粘接层而成,
使所述硬涂层的组成为至少含有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紫外线引发剂、二氧化硅粒子以及聚四氟乙烯粉末的无粘性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万以上且10万以下的范围内且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含有羟基,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内,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内,
使所述底漆层的组成为至少含有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含羟基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双组件固化型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硬涂层中所含的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为0.1重量%以上且2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硬涂层中所含的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为10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涂层中进一步含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
5.一种加饰用转印膜,其为在转印后通过紫外线固化的类型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加饰用转印膜为在支撑膜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层叠脱模层、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底漆层、加饰印刷层、粘接层而成,
使所述第1硬涂层的组成为至少含有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紫外线引发剂、二氧化硅粒子以及聚四氟乙烯粉末、并且不含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无粘性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万以上且10万以下的范围内且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含有羟基,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内,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内,
使所述第2硬涂层的组成为至少含有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紫外线引发剂、二氧化硅粒子以及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并且不含聚四氟乙烯粉末的无粘性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4万以上且10万以下的范围内且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含有羟基,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内,
使所述底漆层的组成为至少含有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含羟基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双组件固化型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1硬涂层的层厚为0.5μm以上且2.5μm以下的范围内,使所述第2硬涂层的层厚为3.0μm以上且8.0μm以下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1硬涂层中所含的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第1硬涂层中所含的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为0.1重量%以上且2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加饰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1硬涂层及所述第2硬涂层中所含的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第1硬涂层及所述第2硬涂层中所含的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分别为10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62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