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6483.4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康哲;工藤彰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K5/12;B62D21/0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构造,其在前侧车架的下方设有支承副车架的支座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将具有减震橡胶的支座部件设置在前侧车架的下方或上方,并由该支座部件支承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而成的动力单元或搭载有动力单元的副车架。
例如,在将支座部件设置在前侧车架的下方的情况下,由螺栓将支座部件紧固到设置在前侧车架内的下壁上的螺母上,并由该支座部件支承副车架。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支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在将发动机支座设置在前侧车架的上方的情况下,在形成为闭合截面的前侧车架的上壁上配置有用于固定发动机支座的螺母部件,且该螺母部件固定在将前侧车架的内部大概划分的以隔壁状延伸的支承板上。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中,以将该支承板配置在能够使前侧车架的折曲变形最优化的位置上的方式设定相对于副车架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9068号公报(图4、图5)
在将支座部件紧固在前侧车架的下方的以往构造中,仅通过安装有螺母的前侧车架的下壁的刚性来确保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无法运用前侧车架整体的刚性。由此,为了强化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只有增大前侧车架的下壁的板厚,在对大荷载的应对中具有限度。
另外,专利文献1只停留于公开了在前侧车架的上方设置支座部件的情况,没有涉及其他部位。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中,虽然能够在局部获得所谋取的变形,但是对于前侧车架全长的碰撞时的荷载吸收还具有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而研发的,以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为课题,其能够提高设在前侧车架的下方的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设置在车身前部并以中空构造沿前后方向延伸;副车架,其配置在一对所述前侧车架之间;左右一对的第一支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前侧车架的下方,并且分别支承所述副车架的左右端部;第一固定部件,其将所述第一支座部件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下部;第一支承部件,其设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部并支承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加强所述车身的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前侧车架的上部接合,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在接合有所述加强部件的部位的下方,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面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加强车身的加强部件与前侧车架的上部接合,并且支承第一固定部件的第一支承部件在前侧车架上接合有加强部件的部位的下方,固定在该前侧车架的内面上,所以提高基于前侧车架实现的第一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
另外,优选为,所述加强部件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来加强减震器外壳的加强部件。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加强减震器外壳的加强部件来提高第一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
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具有:保持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保持部;和一对隔壁部,其设在所述保持部的前后两侧且分别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面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第一支承部件具有:保持第一固定部件的保持部;和一对隔壁部,其设在保持部的前后两侧且分别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面上,所以与一面隔壁部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提高第一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因此,能够在碰撞时使前侧车架向有意设定的方向变形。另外,因为与加强部件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范围变大,所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支座部件的支承刚性。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第二支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前侧车架的上方并支承动力单元;第二固定部件,其将所述第二支座部件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上部;和第二支承部件,其设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部并支承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分别具有将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部沿车宽方向横截的隔壁部,所述隔壁部以相对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延伸方向分别具有规定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面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第二支承部件的隔壁部和第一支承部件的隔壁部以相对于前侧车架的延伸方向具有规定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固定在前侧车架的内面上,使得在车辆的碰撞时前侧车架会适当地变形,所以能够在碰撞时使前侧车架从前方到后方的整体范围内适当地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荷载。
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隔壁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隔壁部以在俯视下成为八字状的方式相互设定倾斜角度,而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内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64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