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6773.9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智裕;户田直博;长岛英文;藤井一郎;古川寿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C09D11/36 | 分类号: | C09D11/36;C09D11/322;B41J2/01;B4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陆惠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油墨 记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最适合记录于基底上的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发明背景
喷墨打印机具有低噪声、低运行成本、易于彩色打印的优点,因此其已经作为数字信号的输出装置在普通家庭中广泛推广。
近年来,喷墨打印机已经用于工业用途如展览品、海报、或公告栏,以及家庭使用。然而,在工业用途的情况中,已经使用了无孔的记录介质如塑料薄膜,因为有孔记录介质在耐久性如耐光性、耐水性或耐磨性方面具有缺点。因此,已经研制了针对无孔记录介质的油墨。例如,已经广泛使用了含有有机溶剂作为载体的溶剂型喷墨油墨和包含可聚合单体作为主要成分的UV固化的喷墨油墨。
然而,从环境承载的角度,溶剂型喷墨油墨并非优选,因为其将其中的大量溶剂蒸发到大气中。根据所用单体的类型,UV固化的喷墨油墨可具有皮肤敏化作用。此外,应当将昂贵的紫外照射设备整合至打印机的主体中,这将限制油墨的应用领域。
考虑到上述背景,最近,已经研制了水性喷墨记录油墨,其可直接打印至无孔基底上(参见PTLs 1和2)。
然而已经提到,对于图像质量,水性油墨在一些方面劣于溶剂型喷墨油墨。
首先,无孔基底如塑料薄膜容易排斥水,水为水性油墨的主要成分,因此从喷墨头喷射的墨滴不容易使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分散。结果,微孔留在固体图像上,难以获得高图像密度。
其次,油墨基本上不渗透到无孔基底中。因此,喷射到基底上的油墨必须迅速干燥。然而,作为水性油墨主要溶剂的水和作为添加剂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恶化了油墨的干燥性能,这倾向于引起干燥失败。因此,当将印刷物置于另一印刷物之上或卷起时,可发生油墨的蹭脏(set-off),即所谓的粘页(blocking)。
进一步,无孔基底通常具有高光泽度。
因此,为了防止在打印后作为记录物的完整性在打印部分和未打印部分之间受到破坏,已需要可以实现高光泽度的油墨。然而,与其中树脂溶解于油墨中的溶剂型油墨不同,在水性油墨的情况中,颗粒互相融合,从而形成涂层膜,以使得其表面倾向于变得粗糙并且光泽度倾向于受到破坏。
此外,对于图像不褪色性,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耐刮伤性和耐乙醇性。因此,事实是需要具有更高性能的水性油墨。
同时,在提交本专利申请之前,已公知含有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水性喷墨油墨(参见PTLs 3和4)。然而,并未检验用于无孔基底的油墨成分。仅已对传统颜料油墨进行检验。
引用目录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JP-A)号2005-220352
PTL 2:JP-A号2011-094082
PTL 3:JP-A号2010-053328
PTL 4:JP-A号2012-077118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喷墨油墨,其液滴使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分散,而不留下任何空隙,当油墨被打印在基底上时,其可实现高图像密度和光泽度,显示出极佳的干燥性能,并在打印部分获得高耐刮伤性、耐乙醇性和粘合性能。
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前述问题的手段如下
喷墨油墨,包含:
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
颜料;和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
其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包含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二醇化合物,和
其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包含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实现以上目的,并提供喷墨油墨,其液滴使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分散,而不留下任何空隙,当油墨被打印在基底上时,其可实现高图像密度和光泽度,显示出极佳的干燥性能,并在打印部分获得高耐刮伤性、耐乙醇性和粘合性能。
特别地,当施加于无孔基底如塑料薄膜上时,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可提供具有极佳的光泽度和图像不褪色性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串型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配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喷墨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6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