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共轨系统的插接泵和具有内燃机、共轨系统和插接泵的马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7089.2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U.尼格林;N-T.武;A.埃德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53/08;F02M53/00;F02M59/10;F02M59/06;F02M5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董均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系统 插接 具有 内燃机 马达 装置 | ||
用于共轨系统的插接泵(2),包括:泵壳体(7),所述泵壳体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缸体在其中引导的活塞(24);燃料入口(33);燃料出口(36)。所述泵壳体(7)此外具有用于使所述泵壳体(7)插入到马达构件(6)的开口(10)中的插接区段(8)和限定所述插接区段(8)的法兰(12),以便将所述泵壳体(7)固定在所述马达构件(6)上。为了冷却插接泵,所述泵壳体(7)具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38),所述流动通道包括单独的流体入口(40,48)和单独的流体出口(41,52)。所述流体入口(40,48)能与内燃机的排出流体的管道相连接,并且所述流体出口(41,52)能与所述内燃机的接纳流体的管道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共轨系统的插接泵和具有内燃机、共轨系统和插接泵的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内燃机、特别是柴油机的压力存储器辅助的喷射系统为了提供可能超过2000bar的相当高的燃料压力而需要具有活塞的活塞泵,所述活塞密封地在缸体中引导。所述活塞可以由偏心轮交替地进行运动,其中所述偏心轮与内燃机耦联,所述内燃机由喷射系统来供给燃料。为了特别紧凑地集成,已知将这种轴向活塞泵设计成“插接泵”,所述插接泵能插入到马达构件的开口中并且在那里能与所述马达构件螺纹连接。
为燃料加载高压,导致了在所述插接泵中、特别是在活塞和缸体的区域中产生热量,在所述区域中所述活塞移动。热量的排出可能由于从所述内燃机中的热量输入而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共轨系统的插接泵(Steckpumpe),所述插接泵实现了在持续的运行期间尽可能可靠的且充分的散热。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实施方式由权利要求书和下面的说明书中获悉。
提出了一种用于共轨系统的插接泵,所述插接泵包括:泵壳体,所述泵壳体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缸体;在其中引导的活塞;燃料入口;燃料出口,其中所述泵壳体此外具有用于使所述泵壳体插入到马达构件的开口中的插接区段和限定所述插接区段的法兰,以便将所述泵壳体固定在所述马达构件上。所述插接泵的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包括单独的流体入口和单独的流体出口,其中所述流体入口能与内燃机的排出流体的管道相连接,并且所述流体出口能与所述内燃机的接纳流体的管道相连接。
与此相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此改进一种预先已知的插接泵,使得所述插接泵通过主动地引入流体而被主动地冷却。经由所述流动通道,具有比所述泵壳体在运行中更低的温度水平的流体可以被引导经过所述泵壳体。单独的流体入口和单独的流体出口与排出流体的管道和接纳流体的管道的连接导致了,特别是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或同样遭受冷却的油循环能与所述插接泵相耦联,从而所述泵在下述情况下可以精确地将热量传递给散热装置:所述内燃机并且因此所述插接泵本身被驱动。接纳了所应用的流体或者说所述流体的管道和排出所述流体的管道可以设计成或者是冷却介质循环的或者是油循环的冷却介质管道上的连接部。
在所述泵壳体中的流动通道可以理解成一种能穿流的、至少部分地线性地延伸的凹部,所述凹部可以被流体穿流。所述流动通道可以利用下述方式通过所述泵壳体的多部分的设计结构来建立:铸塑法、侵蚀法,或者另外如下面所述的那样,还通过设置能密封的环形槽来实现。
所述流体入口可以是一种孔,所述孔能与连接器件、例如螺纹接头相连接,并且位于泵壳体的背离所述法兰的区段的外面侧上。在那里,所述流体入口朝向所述流动通道延伸。所述流体入口可以是一种具有内螺纹的孔,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接头能旋拧进入到所述孔中,并且优选可以通过密封部来密封。由于在所述流动通道中的流体流的压力与通过所述插接泵输送的燃料流相比相对较低,所以对所述入口的机械特性的要求比对真正的燃料出口的要求明显较低。用于接纳管道的器件可以包括含有拱顶(Auswölbungen)、凸肩等类似结构的管端部,例如柔性管道可以插到并固定到所述管端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机系统
- 下一篇:用于测定转子叶片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