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铝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7730.2 | 申请日: | 201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格雷文;马尼坎达·洛加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KSM铸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希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铝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铝合金。
背景技术
DE 10 2008 055 928 A1中已知一种铸造铝合金,该铸造铝合金包含了以下合金组分:
Si: 2.5重量%至3.3重量%,优选2.7重量%至3.1重量%
Mg: 0.2重量%至0.7重量%,优选0.3重量%至0.6重量%
Fe: <0.18重量%,优选0.05重量%至0.16重量%
Mn: <0.5重量%,优选0.05重量%至0.4重量%
Ti: <0.1重量%,优选0.01至0.08重量%
Sr: <0.03重量%,优选0.01至0.03重量%
Cr: 0.3重量%至1.3重量%,优选0.4重量%至1.0重量%,
特别优选0.5重量%至0.8重量%
其它:<0.1重量%,
并且分别由Al来补充至100重量%。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就机械性能而言对这样的少Si的铸造铝合金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优化,即,该铸造铝合金用于制造特别是汽车底盘区域中的铸造构件时,能够节约材料并且实现与节约材料伴随而来的、专业人员所熟知的在汽车领域中的优势。
这点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铸造铝合金而达到,该铸造铝合金包含以下合金组分:
Si:3.0重量%至3.8重量%
Mg:0.3至0.6
Cr:0.05重量%至<0.25重量%
Fe:<0.18重量%
Mn:<0.06重量%
Ti:<0.16重量%
Cu:<0.006重量%
Sr:0.010至0.030
Zr:<0.006重量%
Zn:<0.006重量%
杂质:<0.1重量%
并且分别由Al来补充至100重量%。
这样的铸造铝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坚固、更韧并且更有延展性。
根据本发明在所提及的数量级内对合金组分的选择促成了对机械性能进一步显著的改善,在铸造状态下,不过特别是在两阶段的热处理后,即在固溶退火及随后的时效处理后的铸造构件中,已经体现了这个机械性能的改善,其中,在这两个热处理阶段之间优选地设有铸造构件在水中的淬火。因此对于汽车底盘的应用,优选地对于车轮导向构件、非常优选地对于减震杆(Daempferstelzen)、轮架以及特别是摆动轴承,得到总体提高的机械特性值。
完全出乎意料地,特别在断裂延伸A5的机械特性值方面显示出,按照本发明能够进一步降低根据DE 10 2008 055 928 A1作为临界点所给出的0.3重量%的铬最低极限值。
正如对于专业人员而言普遍熟知的,根据本发明的合金可能包含制造所带来的杂质,例如Pb、Ni等。
如果含有大于3.1重量%且小于3.7重量%含量的Si,这对于机械特性值的优化而言可以是有利的。如果含有大于3.3重量%且小于3.7重量%含量的Si,可能对于特定的应用情况而言是有利的。如果含有大于3.0重量%且小于3.3重量%含量的Si,则对于一些其它的应用情况而言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5重量%至0.6重量%含量的Mg,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如果含有0.5重量%至小于0.6重量%含量的Mg、优选0.5重量%至0.55重量%含量的Mg,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10重量%至小于0.20重量%含量的Cr,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如果含有0.12重量%至0.17重量%含量的Cr,对于一些使用情况而言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1重量%至0.15重量%含量的Fe,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1重量%至0.05重量%含量的Mn,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5重量%至0.15重量%含量的Ti,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01重量%至0.005重量%含量的Cu,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15重量%至0.025重量%含量的Sr,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01重量%至0.005重量%含量的Zr,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如果含有0.001重量%至0.005重量%含量的Zn,对机械特性值的优化可能是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SM铸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KSM铸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