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鞋和外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7790.4 | 申请日: | 201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5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赤堀阳介;小西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8L53/00 | 分类号: | C08L53/00;A43B13/04;C08L23/04;C08L2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高旭轶;刘力 |
地址: | 日本冈山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合物 组合 | ||
提供机械强度优异且兼顾耐磨耗性和透明性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鞋和外底。前述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含有:(I)具有以α‑甲基苯乙烯单元作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作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添加物;(II)具有以α‑甲基苯乙烯之外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作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作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且具有羟基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添加物;(III)聚丙烯系聚合物;以及(IV)聚乙烯系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进而,本发明涉及使用了该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鞋和使用了该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外底。
背景技术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在常温下具有橡胶弹性,柔软性、成形性等物性优异,比重低,另外再利用性也优异。因此近年来,伴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作为硫化橡胶、聚氯乙烯的替代品而在汽车部件、工业用品、百货、体育用品等广泛的领域中使用。
在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之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以及它们的加氢添加物等从廉价且柔软性、橡胶弹性、再利用性等优异的观点出发而被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关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为了改善各种物性而进行了研究,例如提出了以下的组合物。
1)作为耐热性、流动特性的平衡优异的组合物,有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嵌段共聚物的加氢添加物的组合物,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以α-甲基苯乙烯作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包含异戊二烯和/或丁二烯的聚合物嵌段(参照专利文献1);
2)作为耐损伤性、耐磨耗性优异的组合物,有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的加氢添加物和软化剂的组合物,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以α-甲基苯乙烯作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包含异戊二烯和/或丁二烯的聚合物嵌段(参照专利文献2);
3)作为成形性、耐磨耗性优异的组合物,有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软化剂、过氧化物交联型烯烃系树脂、过氧化物分解型烯烃系树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高尔夫球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3);以及
4)作为粉体成形中的脱型性、耐磨耗性优异的组合物,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和含硅油烯烃系树脂的粉体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4)。
然而,专利文献1的组合物虽然具有耐热性和流动特性优异的性质,但针对耐磨耗性无法说是充分的。另外,专利文献2的组合物具有在保持丙烯酸系树脂所具备的表面硬度等表面特性、耐候性、透明感等的同时还富有柔软性、成形加工性、透明性等优异的性质,但丙烯酸系树脂具有吸湿性,因此在成形加工时需要干燥工序等,成形加工工序变得繁杂。针对专利文献3的组合物,关于耐磨耗性而记载了泰伯磨耗值,但其值无法充分令人满足。进而,该组合物需要动态交联,因此成形加工性差。另外,针对专利文献4的组合物,公开了基于细白布3号布的磨耗试验前后的成形表面性的评价结果,但作为耐磨耗性的评价结果而无法充分令人满足。进而,硅油、有机硅橡胶在成形表面的渗出成为问题。
因而,本申请人为了提供良好的柔软性、轻量性、成形加工性、耐热性,尤其是耐磨耗性优异的组合物而在以前开发了下述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5)。
5)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以满足下述两个式子的比例含有:选自具有包含α-甲基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嵌段A和包含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聚合物嵌段B且数均分子量为30,000~500,000的α-甲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及其加氢添加物中的至少1种嵌段共聚物(a);丙烯系聚合物(b)以及密度为0.94g/cm3以下的乙烯系聚合物(c)。
0.1≤W(a)/[W(a)+W(b)+W(c)]≤0.8
1≤W(b)/W(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