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聚合物核壳结构的阳离子性乳液、水性墨和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7846.6 | 申请日: | 201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梅内士郎;那须健司;三田安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PMC株式会社;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57/02 | 分类号: | C08F257/02;B41J2/01;B41M1/10;C09D11/106;C09D11/107;C09D11/30;C09D15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杜丽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聚合物 结构 阳离子 乳液 水性 记录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地在墨、涂料、记录介质的接收层、纤维的处理剂等中应用的具有聚合物核壳结构的阳离子性乳液。特别地,涉及在水性墨中使用的情况下发挥优异的基材密合性、耐水性、耐湿性、耐醇性、高光泽性,而且在记录介质中使用的情况下发挥优异的发色性、耐水性,并且作为记录介质用涂布剂的适合性优异的具有聚合物核壳结构的阳离子性乳液。此外,还涉及包含该乳液的水性墨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首先,对于凹版印刷墨进行论述,在一般的印刷中,由印刷墨具有的印刷适合性和印刷效果决定其好坏。所谓印刷适合性,是与直至印刷机上的墨被转移到被印刷物而形成印刷面的墨的行为关联的性质,作为主要的特性,有墨的流动性、界面适合性、干燥性等。所谓一者的印刷效果,是形成了印刷面的墨显示的印刷的品质,其特性有色调、光泽、耐水性、耐粘连性等。墨的基本的组成由色料(染料、颜料)、载色剂、辅助剂(流动性调节剂、干燥性调节剂等)构成,其中载色剂对于印刷适合性、印刷效果产生大的影响。载色剂的基本组成是粘结剂、蜡、溶剂等,因此通过粘结剂的选择,载色剂的性质大幅地变化,由此大幅地支配印刷适合性、印刷效果的好坏。
作为粘结剂,大致分为溶剂型粘结剂和水性粘结剂。作为溶剂型粘结剂,可列举特开平9-1295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聚氨酯树脂。但是,最近从大气污染、火灾的危险性、作业卫生方面等考虑,逐渐关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水性粘结剂。
作为水性粘结剂,大致分为以苯乙烯-丙烯酸系为代表的碱可溶性树脂、以聚乙烯醇为代表的水溶性树脂、和以聚氨酯系乳液(专利文献2:特开平2-238015号公报)、丙烯酸系乳液为代表的水分散型树脂。
一般地,使用以水分散型树脂作为粘结剂的水性墨印刷的情况下,在印刷机上在室温下将墨涂布于被印刷面,然后,在水分散型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干燥而整饰。如果这样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则树脂粒子之间全体地发生熔合,均匀地形成被膜,耐水性显现并且提高。如果在印刷适合性中关注印刷机上的干燥性,则印刷墨在印刷机上尽可能长时间不干燥而保持流动性是必要的,溶剂型树脂、碱可溶性树脂、水溶性树脂即使暂时干燥形成被膜,也溶解于溶剂、碱水溶液、水,保持原来的流动性,因此无问题,如果水分散型树脂干燥,发生树脂粒子之间的表面的熔合,则用水无法复原,因此存在不能印刷的问题。另一方面,碱可溶性树脂存在耐碱性差的问题,水溶性树脂存在耐水性差的问题,因此以往的粘结剂将碱可溶性树脂、水溶性树脂与水分散型树脂并用来调制的情形多,要改善印刷适合性,则耐碱性、耐水性差,要改善耐碱性、耐水性,则印刷适合性变得不足是现实情况。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特开平10-176132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包含选自氯乙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和单烯基苯类中的单体、和选自具有官能团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中的单体、和其他烯属不饱和单体的水性墨用粘结剂。但是,在耐湿性、光泽的方面存在问题。
接下来,对喷墨用墨进行论述。喷墨记录方式的安静性、记录速度、印刷品位、运行成本优异,一般广泛地普及。该方式中使用的墨,从墨物性、安全性、处理容易性等方面出发,使用水性墨。作为这样的墨,已知将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溶解于二醇系溶剂和水而成的产物(专利文献4~6:特开昭53-61412号公报、特开昭54-89811号公报、特开昭55-65269号公报),但存在耐水性差的缺点。
因此,也进行了在着色成分中使用颜料的研究,为了将颜料分散,使用导入了羧基的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等(专利文献7:特开昭61-235478号公报),或者使用了由丙烯酸-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水性树脂(专利文献8:特开平8-253716号公报)。但是,虽然看到耐水性、耐候性的提高,但在颜料的分散性(经时变化)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PMC株式会社;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星光PMC株式会社;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塑性聚合物泡沫管绝热材料
- 下一篇:聚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