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7927.6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宫地法幸;宫本健太;上门一登;药师秀一;神前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7C3/04 | 分类号: | F17C3/04;B63B25/16;F16L5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龙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容器 | ||
本发明的隔热容器(104、124、134、144)用于保持在低于常温的温度下保存的低温物质,所述隔热容器包括:容器壳体(110、124、134、144);和配置在该容器壳体(110、124、134、144)的外侧的隔热结构体(105、125、135、145)。隔热结构体(105、125、135、145)是包括从容器壳体(110、124、134、144)向外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层(111)、第二隔热层(112)、和第三隔热层(113)的多层结构体,第三隔热层(113)具有多个真空隔热构件(20A、20B、20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真空隔热构件的隔热容器,特别涉及能够保持液化天然气或氢气等低于常温的温度的低温物质的隔热容器。
背景技术
例如,天然气或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在常温下为气体,因此在其储藏和输送时液化而保持在隔热容器内。因此能够说,液化的可燃性气体是大幅低于常温的低温物质(更具体而言是低温流体)。
作为这样的物质,例示天然气时,保持液化的天然气(LNG)的隔热容器的代表例可以列举陆上设置的LNG储藏罐或LNG输送罐车(船)的罐等。这些LNG罐需要在比常温低100℃以上的温度(LNG的温度通常为-162℃)保持LNG,所以需要尽量提高隔热性能。
但是,作为具有更高的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的一种,已知利用由无机类材料构成的纤维状的芯材的真空隔热构件。一般的真空隔热构件可以列举在具有阻气性的袋状的外包覆材料的内部以减压密闭状态封入所述芯材的结构。作为该真空隔热构件的应用领域,例如可以列举家庭用冷藏库等家电产品、业务用冷藏设备、或者住宅用的隔热壁等。
另外,最近,对真空隔热构件的隔热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也进行研究。例如本申请申请人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如下结构的真空隔热构件:热熔接有作为外包覆材料(外覆件)的多层层压膜的部位为具有多个薄壁部和厚壁部的密封部。由此,与仅设置薄壁部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外部空气随时间经过进入外包覆材料的内部。因此,具有上述密封部的真空隔热构件能够长期实现优异的隔热性能。
如果将这种真空隔热构件应用于LNG罐等隔热容器,则能够期待有效抑制对隔热容器内的热的进入。LNG罐,只要能够抑制热的进入,就能够有效减轻蒸发气体(BOG)的产生,能够有效降低LNG的自然气化率(蒸发速率,BOR)。作为真空隔热构件应用于LNG罐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专利文献2公开的低温罐的隔热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0/029730A1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49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LNG罐等隔热容器的领域,作为隔热材料使用真空隔热构件只能找到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几乎不被人所知。在此,本发明人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应用真空隔热构件的隔热容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性能,有如下所例示的技术问题。
首先,作为第一个技术问题,可以列举要抑制经相邻配置的真空隔热构件彼此之间的热迁移。
例如,真空隔热构件作为利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包覆其周围(与硬质聚氨酯泡沫一体成形的)的隔热板使用。通过以覆盖容器壳体的外侧的方式相邻配置该隔热板,能够形成具有真空隔热构件的隔热材料(真空隔热层)。即,在真空隔热构件彼此的间隙存在硬质聚氨酯泡沫,但该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隔热性能劣于真空隔热构件。因此,存在真空隔热构件的部分能够有效抑制(或切断)向容器壳体内的热迁移,但真空隔热构件彼此的间隙(硬质聚氨酯泡沫)中不能有效抑制热迁移。
特别是,在容器壳体的内部和外部空气的温差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从间隙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发生比较多的热迁移。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真空隔热构件产生的高的隔热性能实质上被间隙的热迁移抵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