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合成聚异戊二烯的制造方法和合成聚异戊二烯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8887.7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会田昭二郎;玉木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C08F4/54 | 分类号: | C08F4/54;C08F4/606;C08F3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 i ) 聚合催化剂组合物 聚异戊二烯 碳数 烃基 金属 合成 第1族 式中 烃基铝氧烷 高分子量 工业条件 氢原子 有效地 酰胺基 凝胶 镧系 稀土 制造 | ||
提供了一种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其可以在工业条件下有效地合成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异戊二烯,而不发生过度凝胶。所述聚合催化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式(i)(式(i):M‑(NQ1)(NQ2)(NQ3)表示的稀土元化合物(组分(A))。在所述式中,M表示选自镧系、钪和钇的至少一种元素。NQ1、NQ2和NQ3各自表示酰胺基,并且可以相同或不同,但具有M‑N键。);包括具有碳数为1‑20的烃基的烃基铝氧烷化合物(组分(B));和由式(X)表示的化合物(组分(C))(式(X):YR1aR2bR3c。在所述式中,Y是选自周期表的第1族、第2族、第12族和第13族的元素的金属,R1和R2各自是具有碳数为1‑10的烃基或氢原子,并且R3是具有碳数为1‑10的烃基。R1、R2和R3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当Y是选自周期表的第1族的元素的金属时,a是1并且b和c是0。当Y是选自周期表的第2族和第12族的元素的金属时,a和b是1并且c是0。当Y是选自周期表的第13族的元素的金属时,a、b和c是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聚合催化剂组合物、使用所述聚合催化剂组合物的合成聚异戊二烯的制造方法、和通过所述方法生产的合成聚异戊二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社会需要,对耐久性轮胎的需要导致对在耐破坏性、耐磨耗性和耐裂纹生长性方面优异的橡胶材料的需要。天然橡胶已知为这些性能优异的橡胶。然而,鉴于天然橡胶的高价格,需要开发与天然橡胶等同耐久的合成橡胶。
为了获得与天然橡胶的性能较接近的合成聚异戊二烯的性能来改善耐久性,已经做出了传统的努力:通过使合成聚异戊二烯高顺式来改善拉伸结晶性(例如,见专利文献(PTL)1至3)。虽然合成聚异戊二烯的耐久性以这样的方法改善,但需要大量的催化剂来获得期望的量的聚异戊二烯,这导致在合成聚异戊二烯中的高的残留催化剂含量。因此存在问题:合成聚异戊二烯在高度严峻的条件下与天然橡胶相比较不耐久。
与由其它单体组成的聚合物相比,已经发现难以有效地生产用于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聚合物的高分子量聚合物。这可能是在高度严峻的条件下较低的耐久性的原因。虽然存在已知技术:将链末端使用四氯化锡或四氯化钛在聚合物合成时改性从而增加分子量来改善耐久性,但这样的技术包括大量的凝胶,因此具有实际上导致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 2004-27179 A
PTL 2:WO 2006-078021 A1的册子
PTL 3:JP 3813926 B2
发明内容
可以有助于提供一种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其能够有效地合成高分子量的聚异戊二烯。也可以有助于提供使用所述聚合催化剂组合物从而获得即使在高度严峻的条件下展示出良好的耐久性的橡胶组合物的合成聚异戊二烯的制造方法;和合成聚异戊二烯。
我们因此提供以下。
一种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其包括:
组分(A):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8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聚物和成形体
- 下一篇:以IL-4R拮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