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枝共聚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9002.5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垰幸作;仁位梨沙;筱原吉昭;长谷信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UMGABS株式会社;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55/04 | 分类号: | C08F255/04;C08F2/44;C08F291/02;C08L33/10;C08L51/00;C08L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枝 共聚物 塑性 树脂 组合 及其 成型 | ||
1.一种接枝共聚物,其为在对质均分子量Mw为17×104~35×104、以质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A)进行交联处理所得的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混合物(m1)聚合而获得的接枝共聚物,
所述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凝胶含有率相对于所述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总质量为35~75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枝共聚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A)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枝共聚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A)的乙烯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构成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A)的构成单元的总质量为45~6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枝共聚物,所述聚合为乳液聚合。
5.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枝共聚物(D)和硬质成分(J)。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硬质成分(J)为苯乙烯系共聚物(H)。
7.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枝共聚物(D);和
将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的乙烯基系单体混合物(m3)聚合而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G)。
8.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枝共聚物(D);
在交联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E)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混合物(m2)聚合而获得的接枝共聚物(F);以及
将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的乙烯基系单体混合物(m3)聚合而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G),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接枝共聚物(D)所含的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μm~0.6μm,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接枝共聚物(F)所含的交联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E)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05μm~0.18μm,
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和交联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E)的合计100质量%中,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比例为15~85质量%,交联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E)的比例为85~15质量%。
9.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枝共聚物(D);
在包含聚有机硅氧烷(La)的复合橡胶状聚合物(L)的存在下,将乙烯基系单体混合物(m5)聚合而获得的接枝共聚物(M);以及
将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的乙烯基系单体混合物(m3)聚合而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G),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接枝共聚物(D)所含的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μm~0.6μm,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接枝共聚物(M)所含的复合橡胶状聚合物(L)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05μm~0.18μm,
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和复合橡胶状聚合物(L)的合计100质量%中,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比例为15~85质量%,复合橡胶状聚合物(L)的比例为85~15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接枝共聚物(M)通过在包含聚有机硅氧烷(La)以及具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单元与源自交联剂的单元或源自接枝交叉剂的单元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聚(甲基)丙烯酸酯(Lb)的复合橡胶状聚合物(L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成分(m5)聚合而获得。
11.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12.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13.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14.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15.由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16.由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UMGABS株式会社;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UMGABS株式会社;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90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亲水性氟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