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药物递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9137.1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R·F·罗斯;L·哈根;A·马尔金;D·哈切特;J·马克斯;T·卢茨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伦托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谭彦闻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递送 装置 | ||
所公开的经皮药物递送装置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该下壳体部可限定出包括用于可拆除地将下壳体部附接至使用者皮肤的皮肤附接机构的底面。该上壳体部可至少部分地围绕该装置的中心区域。该装置还可包括布置在该中心区域内的微针组件和贮存器。该贮存器可与该微针组件流体连通。此外,该装置可包括布置在该中心区域内、在该微针组件上方的推压元件。该推压元件可被构造成提供连续的双向力,该连续的双向力具有经该微针组件被传递的向下分力和经该皮肤附接机构被传递的向上分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题大体涉及利用微针组件穿过皮肤给患者递送药物制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已开发出众多装置,用于利用微针组件经皮递送药物和其它医用化合物。微针与较大的常规针相比具有给患者造成较小疼痛的优点。另外,传统的皮下(通常指肌肉内)通过针的药物递送会致使一次递送大量药物,因此经常产生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峰值。对于具有某些代谢特征的药物,这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许多药物受益于在患者血流中具有稳态浓度,这种药物的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即胰岛素。经皮药物递送装置在技术上能够在一段持续期间内以恒速缓慢地给药。因此,经皮药物递送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皮下药物递送方法具有多个优点。
但是,目前的经皮药物递送装置常常不能在皮肤的角质层下稳定地递送所有的药物,以便能被吸收到体内。就这点而言,由于针的尺寸小,往往全部或部分药物仅被递送至皮肤的最表层或者被递送进角质层,在此处该药物不能被吸收到患者体内。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例如,针的深度可能从所期望的插入深度稍稍缩回,例如由于在针上不一致的施力或者皮肤的自然弹性而使针在插入之后被向外推。此外,用所述小尺寸针进行的复杂经皮递送就是皮肤与针可能形成这样的完全接合,即药物沿着针朝向插入点向上流动并从能够将药物吸收进体内的细胞层离开。
因此,仍然需要具有改良性能的经皮药物递送装置以稳定且有效地穿过患者皮肤递送药物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部分阐明、或可从所述描述中是显而易见的、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得知。
在一方面中,本发明主题涉及经皮药物递送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该下壳体部可限定出底面,该底面包括用于可拆除地将下壳体部附接至使用者皮肤的皮肤附接机构。上壳体部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该装置的中心区域。该装置还可包括布置在中心区域内的微针组件和贮存器。该贮存器可与微针组件流体连通。此外,该装置可包括布置在中心区域内在微针组件上方的推压元件。该推压元件可被构造成提供连续的双向力,该双向力具有经微针组件传递的向下分力和经皮肤附接机构传递的向上分力。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主题涉及经皮药物递送装置。该装置可包括附接至下壳体的上壳体,限定出腔体。该下壳体可限定出底面,该底面包括用于可拆除地将下壳体附接至与使用者皮肤的皮肤附接机构。该下壳体还可限定出开口且可围绕微针组件。该装置可被如此构造以使下壳体与微针组件无关联。此外,该装置可包括布置在腔体内的且与微针组件流体连通的贮存器。而且,该装置可包括布置在腔体内的推压元件,该推压元件在微针组件与上壳体之间。该推压元件可被构造为与下壳体无关联并且可提供(i)具有向下分力的连续力,其与上下壳体无关联、通过微针组件朝向使用者皮肤传递,(ii)具有向上分力的连续力,其与微针组件无关联、被传递至下壳体。
在又一方面中,本发明主题涉及经皮递送药物制剂的方法。该方法总体可包括将经皮药物递送装置定位于邻近皮肤、通过皮肤附接机构将装置的壳体附接至皮肤、利用推压元件施加连续的双向力,该连续的双向力具有穿过装置的微针组件传递的向下分力和穿过皮肤附接机构传递的向上分力,将药物制剂递送穿过微针组件且进入或穿过皮肤。
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参考下面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将会更好理解。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且与具体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伦托治疗有限公司,未经索伦托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9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