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0222.X | 申请日: | 2014-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5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堀江博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K89/01 | 分类号: | A01K8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用旋压式卷线器 | ||
技术领域
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039457(2013年2月28日申请)的优先权主张申请,该基础申请的内容按照本说明书的记载。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
背景技术
通常,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具备:转子,其构成为包括具有设置引导钓线的线滚子的导线环支撑部件的臂部、以及联结臂部的筒部;卷绕钓线的卷筒。
但是,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在钓线放出或卷收的一系列操作中,会因钓线的卷缠状态紊乱而导致钓线散乱,或者因张力变化、风的影响等引起的钓线抖动现象而导致钓线的卷缠位置向后方错动,例如会发生散乱的钓线侵入转子内侧等位置而导致钓线咬入或绞缠于在转子内侧配置的部件等的现象。
这种现象发生时则有损钓鱼操作性。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的轻量化,已知有在转子的臂部或筒部上形成开口部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9395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2-29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中,虽然能够实现转子的轻量化,但是由于开口部形成得较大,存在卷线器本体的前部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增大的倾向。因此,存在钓线通过前述间隙侵入的风险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前述问题而做出的,其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其能够防止钓线咬入或绞缠于在转子内侧配置的部件等而钓鱼操作性优异。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发明的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其具备卷线器本体和与在所述卷线器本体上设置的手柄的旋转操作联动旋转的转子,并介由在所述转子的臂部上设置的钓线导件将钓线卷绕于卷筒,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转子内侧设于所述卷线器本体前部而收容在所述转子内侧配置的部件的筒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构成为包含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前端装设的盖部,并在所述盖部设置有钓线卡定部,所述钓线卡定部从所述保护罩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防止钓线侵入,在所述盖部的内缘部安装有磁密封机构,所述磁密封机构对被所述内缘部包围的开口进行密封。
根据该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在钓鱼操作中即使钓线侵入卷线器本体的前部与转子之间,也能够利用钓线卡定部将钓线卡定在保护罩上,限制钓线从钓线卡定部向前方移动。
并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卡定部设于所述保护罩前部”。
根据该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能够确实地限制钓线从钓线卡定部向前方移动。
并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构成为包含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前端装设的盖部,在所述盖部上设有所述钓线卡定部”。
根据该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通过在主体部上装设盖部,能够简便地在保护罩上设置钓线卡定部。
并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卷线器本体上一体形成”。
根据该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通过在一体形成于卷线器本体的主体部上装设盖部,能够简便地在卷线器本体上设置钓线卡定部。
并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卡定部设于所述保护罩后部”。
根据该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能够在卷线器本体与转子的开口的入口附近将钓线卡定于钓线卡定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钓线卡定部将钓线卡定在保护罩上,并限制钓线从钓线卡定部向前方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钓线咬入或绞缠于在转子内侧配置的部件等的现象。由此获得钓鱼操作性优异的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
并且,通过在保护罩前部设置钓线卡定部,能够确实地限制钓线从钓线卡定部向前方移动,因此能够适当地防止钓线咬入或绞缠于在转子内侧配置的部件等的现象。
并且,在保护罩包含主体部和盖部的构成中,能够通过在主体部上装设盖部而简便地在保护罩上设置钓线卡定部,因此生产性提高。
并且,在保护罩的主体部一体形成于卷线器本体的构成中,通过在一体形成于卷线器本体的主体部上装设盖部,能够简便地在卷线器本体上设置钓线卡定部,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性。
并且,通过在保护罩后部设置钓线卡定部,能够在卷线器本体与转子的开口的入口附近卡定钓线,从而避免钓线通过卷线器本体与转子的开口侵入,并确实地防止钓线咬入或绞缠于在转子内侧配置的部件等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a)是转子的侧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A-A线的模式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洛布莱株式会社,未经古洛布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0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