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切换变速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80011063.5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B·克卢格;F·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切换 变速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特征的用于切换变速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自动变速器中,各个挡位通过操作摩擦锁合的切换元件(如片式离合器或片式制动器)切换。在各个挡位中未被操作、即打开的切换元件产生一定的拖曳力矩,这不利地影响变速器效率。因此已经考虑,如技术可行,自动变速器中的一些摩擦锁合的切换元件就以形锁合的切换元件来代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负载下切换变速器的方法,该变速器包括多个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和至少一个形锁合的切换元件。
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方案和扩展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本发明的出发点是一种变速器、尤其是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多个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和至少一个形锁合的切换元件。
所述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例如可以是摩擦切换元件、尤其是摩擦离合器或摩擦制动器、如片式离合器或片式制动器。所述至少一个形锁合的切换元件例如可以是切换爪齿。
不同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拓扑分析显示,在一些变速器中可通过变速器各个切换元件的不同“切换状态”在变速器输入端和变速器输出端之间实现同一传动比(下面称为“相同传动比”)。“变速器切换状态”在此由变速器各个切换元件的当前切换状态决定。每个变速器切换状态在变速器输入端和变速器输出端之间具有完全确定的传动比。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现在包括至少两个具有“相同传动比”的变速器切换状态。例如可想到,可通过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变速器切换状态形成所谓的“直接挡”,直接挡的特征在于,变速器输出端的转速等于变速器输入端的转速。
概念“相同传动比”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不必一定按字面解释,而是除了数学上精确相同的传动比之外,还包括“近似”相等的传动比、它们之间的差别尤其是小于10%、优选小于5%并且特别优选小于2%。
现在可规定,为了切换到所述至少两个具有“相同传动比”的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一变速器切换状态中,仅要闭合若干个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但复数“若干个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在此情况下不能严格地按语法理解。这表示,为了切换到所述至少两个具有“相同传动比”的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一变速器切换状态中,仅要闭合一个唯一的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或者仅要闭合多个非形锁合的切换元件(但不包括形锁合的切换元件)。
但为了切换到所述至少两个具有相同传动比的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二变速器切换状态中,要闭合至少一个形锁合的切换元件。
本发明的核心现在在于,在一些切换过程中应从传动比不同于上述相同传动比的当前变速器切换状态切换到该“相同传动比”,至少在这些切换过程中,首先
a)切换到第一变速器切换状态中,中并且接着
b)切换到第二变速器切换状态中。
在此要指出,向上述切换状态b)的过渡不必然需要以爪齿上的零转速差为前提。爪齿也可在一定的、但不过大的转速差下(可切换的接入转速差范围)接入。
本发明的重要优点在于,虽然使用形锁合的切换元件,却可在负载下切换(所谓的“带负载切换”)。
在一些切换过程中在负载下无法直接切换到所述至少两个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二变速器切换状态中(基于要闭合的形锁合切换元件),至少在这些切换过程中,首先切换到所述至少两个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一变速器切换状态中。
接着,从与所述至少两个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二变速器切换状态具有相同传动比的第一变速器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二变速器切换状态中。
如直接从传动比不同于“相同传动比”的当前变速器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二变速器切换状态中,则至少可在变速器的一些切换过程中引起要闭合的形锁合切换元件咔咔作响和/或牵引力中断(基于不能实现带负载切换,动力中断式的切换)。
出于该原因,可有意义的是,在切换策略中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具有相同传动比的变速器切换状态之中的第一变速器切换状态“绕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1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