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探测明火以及确定环境温度的非接触式热辐射传感器的危险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2424.8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M.费希尔;M.斯图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瑞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2 | 分类号: | G08B17/12;G01J5/00;G08B29/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宣力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探测 明火 以及 确定 环境温度 接触 热辐射 传感器 危险 探测器 | ||
1.一种危险探测器,其包括具有报警器盖(21)的报警器壳体(2),其中,所述报警器盖(21)的壳体部分(22)对于在中红外范围内的热辐射(W)而言是可穿透的,其中,被光学对准到所述壳体部分(22)且对入射热辐射(W)敏感的非接触式热辐射传感器(4a)被设置在所述报警器壳体(2)中,其中,所述热辐射传感器(4a)的下游连接有处理单元(4b),用于由所述热辐射传感器(4a)输出的传感器信号(SIG)的进一步处理,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单元(4b)被配置成针对明火的显著起伏或闪烁频率的发生而监视所述传感器信号(SIG)以及根据所述传感器信号(SIG)的稳态分量来确立用于所述危险探测器的环境中的环境温度(T)的温度值(TEM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探测器,所述危险探测器是火焰探测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报警器盖(21)由对于在所述中红外范围内的热辐射(W)而言可穿透的壳体部分(22)和以不透光方式体现的邻接的剩余部分(21')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2)包括对于在所述中红外范围内的光而言可穿透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2)包括对于在从3 µm至20 µ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而言可穿透的材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具有至少0.75的用于在红外范围内的热辐射的发射度的热辐射颗粒被引入到所述壳体部分(22)的壳体材料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具有至少0.9的用于在红外范围内的热辐射的发射度的热辐射颗粒被引入到所述壳体部分(22)的壳体材料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具有使得这些散射可见光且让大多数红外光通过的体积比例和尺寸分布的杂散颗粒被引入到所述壳体部分(22)的材料中。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2)对于周围温度(T)的在很大程度上方向独立的获取而言位于中心位置(Z)处。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2)对于周围温度(T)的在很大程度上方向独立的获取而言位于所述壳体的中间。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处理单元(4b)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信号(SIG)的所述稳态分量且根据用于所述壳体部分(22)的发射度的存储值来在计算上确立并导出所述温度值(TEMP)。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热辐射传感器(4a)和所述处理单元(4b)以一个部件的方式被组合到非接触式温度/火焰传感器(4)中。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热辐射传感器(4a)具有热辐射敏感传感器表面(F),并且其中,对于在所述中红外范围内的光而言可穿透的光学透镜(7)和/或对于在所述中红外范围内的光而言可穿透的光学波导(9)被设置在所述传感器表面(F)与所述壳体部分(22)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热辐射传感器(4a)包括热电堆或辐射热计。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所述处理单元(4b)被配置成在探测到显著的起伏或闪烁频率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消息(FLAME),并且如果用于所述危险探测器的环境的确立温度值(TEMP)超过预定温度比较值,则输出第二消息(ALARM)。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探测器,其中,用于火灾烟道气的气体传感器和/或具有用于探测烟雾颗粒的杂散光装置的测量室(8)被容纳在所述危险探测器中,并且其中,用于要探测的所述火灾烟道气或烟雾颗粒的至少一个入口(OF)被设置在所述壳体(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瑞士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瑞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24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