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增强的光泽度的聚合物与聚合物共混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13227.8 申请日: 2014-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5246974B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发明(设计)人: 李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 科思创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69/00 分类号: C08L69/00;C08L33/04;C08L9/00;C08L83/04;C08K3/2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赵苏林,石克虎
地址: 美国宾夕***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增强 光泽 聚合物 共混物
【说明书】:

本申请基于35 USC § 119(e) 要求于2013年3月13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具增强的光泽度的聚合物与聚合物共混物”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778,568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塑料,且更具体涉及具有增强的光泽度的聚合物和聚合物共混物。

发明背景

光泽是基于光与表面的物理特性的相互作用。其为表面将光反射于镜面方向的能力。影响光泽的因素为材料的折射率、入射光的角度和该表面的形貌。通过刻意粗糙化材料的表面来降低材料的光泽相对容易;相反地,如果该表面的质量已达到其实际限制,增加材料的光泽相对更困难。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含有羟基氢氧化铝,其展现出增加的光泽度。此效果见于聚碳酸酯共混物或聚碳酸酯与聚酯的共混物。当在入射角在20度时,此添加剂有效提升光泽度低于80的聚合物或聚合物共混物的光泽度。

这些及其它本发明的优点和益处将从下文的发明详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详述

现在将依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目的描述本发明。除了在操作实例中或另有指明,在所有情况下在本说明书中所有表示数量、百分比等的数字理解为以术语“约”修饰。除了另有指明,在本文中给出的当量和分子量以道耳顿(Da)为单位,分别为数目平均当量和数目平均分子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模塑组合物,包含:

A)50至98 wt.%芳族聚(酯)碳酸酯,其具有至少25,000的重均分子量;

B)阻燃剂;

C)1至20 wt.% 具有核-壳形态的一种接枝(共)聚合物,其包含含有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接枝壳,和含有互相穿透且不可分离的聚有机硅氧烷和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组分的复合橡胶核,其中所述核为粒子形式,具有介于0.05至5微米的中位粒度和低于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其中聚有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刚性壳的重量比为70-90/5-15/5-15;

D)大于0 wt.%至7.0 wt.%氧化铝,

其中wt.%的和总计为100,并且其中相较于类似但未包含氧化铝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20度展现出增加的光泽度。

A.聚碳酸酯

如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聚碳酸酯是指均聚碳酸酯和共聚碳酸酯(包括聚酯碳酸酯)。

聚碳酸酯为已知的且它们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已公开于例如美国专利号3,030,331;3,169,121;3,395,119;3,729,447;4,255,556;4,260,731;4,369,303,4,714,746和6,306,507;所有这些参考文献皆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该聚碳酸酯优选具有10,000至200,000,更优选20,000至80,000的重均分子量,且根据ASTM D-1238其熔体流动速率在300℃为1至65 g/10 min,优选2至35 g/10 min。其可以例如通过已知的两相界面方法,由碳酸衍生物例如光气和二羟基化合物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参见德国未审专利公开2,063,050;2,063,052;1,570,703;2,211,956;2,211,957和2,248,817;法国专利1,561,518;以及H. Schnell的专著,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New York, New York, 1964)。

在本文中,适合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的二羟基化合物符合结构式(1)或(2)。

其中,

A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次烷基(alkylidene)、具有5至15个碳原子的环亚烷基、具有5至15个碳原子的环次烷基、单键、羰基、氧原子、硫原子、-SO-或-SO2,或符合以下结构的基团

e和g皆表示数字0至1;

Z表示F、Cl、Br或C1-C4-烷基,且如果数个Z基团为一个芳基的取代基,其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d表示从0至4的整数;和

f表示从0至3的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3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