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瓣膜假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14001.X 申请日: 2014-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5142573B 公开(公告)日: 2017-03-15
发明(设计)人: I·科瓦尔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 美敦力公司
主分类号: A61F2/24 分类号: A61F2/24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代理人: 朱立鸣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心脏 瓣膜
【说明书】: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在2012年8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3/572,842的部分再申请并且主张其权益。该申请的公开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于一种假体瓣膜,假体瓣膜具有用于将假体密封、定位和/或锚固到目标位置的元件,本发明还针对于将假体经皮递送到目标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利用“腔内假体”的很多种医疗治疗。如本文所用的,腔内假体意在表示适于暂时或永久地植入到身体管腔(包括自然形成的管腔和人造的管腔)内的医疗装置。其中可以植入腔内假体的管腔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动脉、静脉、胃肠道、胆道、尿道、气管、肝和脑分流管以及输卵管。已知支架假体用于植入于身体管腔内以向限定身体管腔的壁组织提供人造径向支承。为了向血管提供径向支承,诸如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通常被称作“成形术”、“PTA”或“PTCA”)加宽的血管,支架可以结合该程序植入。在这种程序中,支架可以收拢到插入直径并且在远离患病血管的位点插入于脉管系统内。然后将支架递送到受影响血管内的所希望的治疗位点并且通过自扩张或径向扩张部署到其所希望的治疗直径。

近来,发展了由支架结构支承的柔性假体瓣膜以用于心脏和静脉瓣膜置换,可以使用基于导管的递送系统经皮递送由支架结构支承的柔性假体瓣膜。这些假体瓣膜可以包括自扩张或球囊扩张的支架结构,其中瓣膜小叶附连到支架结构内部。通过压接到球囊导管上或者通过容纳于递送导管的护套部件内,假体瓣膜的直径可以减小,并且通过静脉或动脉脉管系统前移。一旦假体瓣膜定位于治疗位点,例如在机能不全的自体瓣膜内,支架结构可以扩张以将假体瓣膜牢固地保持就位。带支架的假体瓣膜的一个示例公开于授予Leonhardt等人、名称为“经皮放置的瓣膜支架(PercutaneousPlacementValveStent)”的美国专利No.5,957,949中,该专利申请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用于经皮肺动脉瓣膜置换程序的带支架的假体瓣膜的另一示例描述于由Tower等人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3/0199971A1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3/0199963A1中,这两个专利申请公开都以其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心脏瓣膜的微创和经皮置换通常并不涉及实际物理地移除患病或受损的心脏瓣膜。然而置换的带支架假体瓣膜以压缩条件递送到瓣膜位点,在瓣膜位点,其扩张到其操作状态。

人体心脏包括确定穿过心脏的血流途径的四个心脏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是房室瓣膜,它们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而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是半月瓣,它们位于离开心脏的动脉中。理想地,心脏瓣膜的自体瓣膜小叶在瓣膜处于打开位置时彼此分开地移动,而在瓣膜处于闭合位置时会合或“接牢”。瓣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狭窄,其中瓣膜开口缩窄,或者其中瓣膜并不适当打开;和/或功能不全或血液反流,其中瓣膜并未适当闭合。瓣膜功能障碍的影响可能不同,血液反流或逆流通常对患者具有严重的生理后果。

血液从心房到心室所流经的两个房室瓣膜用来防止血液回到心房。三尖瓣、也被称作右房室瓣,是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三瓣瓣膜。二尖瓣、也被称作僧帽瓣或左房室瓣,是位于左心房(LA)与左心室(LV)之间的双瓣瓣膜,并且用于将含氧血液从肺引导通过心脏左侧进入到主动脉以分布到身体。如同心脏的其它瓣膜,二尖瓣是被动结构,其中,它本身并不消耗任何能量并且并不执行任何主动收缩功能。二尖瓣包括两个可移动的小叶,每个小叶能响应于在瓣膜任一侧上的差压而打开和闭合。理想地,当瓣膜处于打开位置时,小叶彼此移动开,并且当瓣膜处于闭合位置时小叶会合或“接牢”。二尖瓣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狭窄,其中二尖瓣并未适当打开;和/或功能不全或血液反流,其中二尖瓣并未适当闭合。狭窄和功能不全可能在同一瓣膜中附随地发生。瓣膜功能障碍的影响可能不同,其中二尖瓣血液反流或回流通常给患者带来相对严重的生理后果。

由于与其它瓣膜诸如肺动脉瓣相比二尖瓣的不同物理特征,将瓣膜经皮植入于二尖瓣位置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用于瓣膜置换的需要。持续地需要改进二尖瓣置换装置和程序以适应心脏的结构,包括通过提供经皮置换二尖瓣的改进的装置和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公司,未经美敦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4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