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6292.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
主分类号: | B41J11/42 | 分类号: | B41J11/42;B41J3/36;B41J15/04;B65H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带打印装置中的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盒,该盒安装于标记标签(taglabel)制作装置中,该盒具备:标记带,其具有沿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无线标记电路元件、以及与多个无线标记电路元件相对应地沿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黑色标记;罩膜,其在打印后粘贴在标记带上;以及盒壳体,其以能够送出标记带以及罩膜的方式收纳标记带以及罩膜,此外,在所述标记标签制作装置中,对标记带以及罩膜进行输送,并且根据标记传感器对各黑色标记的通过检测,利用打印头对罩膜开始打印(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一种带盒,该带盒安装于标签制作装置中,该带盒具备:标签带,其具有沿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标签部、以及与多个标签部相对应地沿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凸片前端部;以及盒壳体,其以能够送出标签带的方式收纳标签带,此外,在标签制作装置中,对标签带进行输送,并且根据光传感器对各凸片前端部的通过检测,利用打印头对与检测到的凸片前端部相对应的标签部开始打印(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例示出了如下结构:在带长度方向上,各凸片前端部的位置与作为对应的标签部的带送出前端侧的端部的标签前端部的位置是一致的,并且在带输送方向上,基于光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与基于打印头的打印位置是一致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8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12-1710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所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没有考虑针对标签部的无边缘打印、即在标签部的周边部不产生空白的打印。因此,可能无法可靠地对各标签部进行无边缘打印。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各标签部进行无边缘打印的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盒安装于带打印装置中,该带盒的特征在于,该带盒具备:带状部件,其具有多个检测凸部和沿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标签部,所述多个检测凸部与多个标签部相对应地沿带长度方向设置,并在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局部突出;盒壳体,其收纳有带状部件;以及压辊,其收纳于盒壳体中,将带状部件送出到盒壳体外,在带长度方向上,检测凸部的作为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检测前端部相对于标签部的作为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标签前端部,位于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
根据该结构,在带长度方向上,检测凸部的作为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检测前端部比标签部的作为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标签前端部位于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由此,在打印时,在带长度方向上,从检测前端部与标签前端部之间的位置开始打印。因此,能够对各标签部进行无边缘打印。
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盒壳体上设有:露出区域,多个检测凸部伴随着压辊实现的带状部件的送出而在该露出区域依次露出;以及带送出口,其伴随着压辊实现的带状部件的送出而使带状部件排出到盒壳体外,带送出口设于露出区域的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下游侧。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盒壳体设置露出区域,能够使检测凸部在露出区域露出。此外,通过在盒壳体上设置带送出口,能够准确地将带状部件送出到盒壳体外。
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盒壳体中,在露出区域的带状部件的送出方向上游侧设置有通过口,伴随着压辊实现的带状部件的送出,多个检测凸部依次通过该通过口。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盒壳体上设置通过口,能够使检测凸部朝向露出区域准确地通过。
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盒壳体上设置露出开口,该露出开口连接带送出口与通过口,并且使多个检测凸部在露出区域露出。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盒壳体上设置露出开口,能够在通过口与带送出口之间,使检测凸部在露出区域准确地露出。
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盒壳体中,在露出区域设有轴支承压辊的旋转轴的压辊卡合孔。
这种情况下,优选在将带盒安装于带打印装置中时,设于带打印装置中的检测部位于露出区域。
根据该结构,利用位于露出区域的检测部,能够准确地检测在露出区域露出的检测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锦宫事务,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锦宫事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6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