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以及膜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6820.8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高畠宽生;千智勋;西尾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马利蓉,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浸渍 分离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包括:
膜组件,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分段堆叠的多个膜单元,在每一个膜单元中布置有多个各自具有片状分离膜的平片膜元件;
待处理水的储罐,在该储罐中存储待处理的水并且膜组件放置成浸渍在待处理的水中;以及
安装在膜组件下方的空气扩散器,
其中,放置在最下段的膜单元的污泥过滤阻力或纯水渗透阻力比设置在比位于最下段的膜单元高的段上的任何膜单元高,
所述污泥过滤阻力是使用污泥进行过滤时的跨膜压差除以透过液流量而获得的值,纯水渗透阻力是使用纯水或者反渗透膜透过液进行过滤时的跨膜压差除以透过液流量而获得的值,
安装在放置于最下段的膜单元中的平片膜元件的数量比安装在放置于比位于最下段的膜单元高的段上的任何膜单元中的平片膜元件的数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其中,放置在最下段的膜单元的污泥过滤阻力或纯水渗透阻力比任何其它膜单元高至少10%。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其中,每个所述膜单元都有与其连通并传送已透过分离膜的透过液的透过液配管,和
与放置在膜组件的最下段的膜单元连通的透过液配管连接至与放置在比位于最下段的膜单元高的段上的任何膜单元连通的透过液配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其中,放置在最下段的膜单元中的透过液流量和放置在比位于最下段的膜单元高的段上并与连接至与最下段膜单元连通的透过液配管的透过液配管连通的任何膜单元中的透过液流量分别被控制成使得放置在最下段的膜单元的跨膜压差几乎等于所述任何膜单元的跨膜压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其中,每个膜单元都有一个与其连通并传送已透过分离膜的透过液的透过液配管,和
该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该流量控制装置能够独立控制通过与放置在膜组件的最下段的膜单元连通的透过液配管传送的透过液的流量和通过与放置在比最下段膜单元高的段上的任何膜单元连通的透过液配管传送的透过液的流量。
6.使用多段式浸渍型膜分离装置的膜分离方法,该分离装置包括: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分段堆叠的多个膜单元的膜组件,每一个膜单元中布置有多个各自具有片状分离膜的平片膜元件;待处理水的储罐,在该储罐中存储待处理的水,并且所述膜组件设置成浸渍在待处理的水中;以及安装在所述膜组件下方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放置在最下段的膜单元的污泥过滤阻力或纯水渗透阻力比放置在比位于最下段的膜单元高的段上的任何膜单元都高,所述污泥过滤阻力是使用污泥进行过滤时的跨膜压差除以透过液流量而获得的值,纯水渗透阻力是使用纯水或者反渗透膜透过液进行过滤时的跨膜压差除以透过液流量而获得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分离方法,其中,透过放置在膜组件的最下段的膜单元的分离膜的透过液的流量被控制成为比透过设置在比位于最下段的膜单元高的段上的任何膜单元的分离膜的透过液的流量低,并且被控制成使得这些流量之间的差变成10%或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68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淡水生产方法
- 下一篇:废水处理中的微筛分离和COD转移